第57章 生气(第2/2页)

郭嬷嬷比庞嬷嬷更要机灵上几分,也更有眼力劲儿,看公主神色不好,早就闭了嘴。

倒是那庞嬷嬷,听得萱巧竟敢在公主面前如此编排她,掐着萱巧的小臂上的肉拽了过来,恶狠狠道:“小蹄子,反了你不成?当着公主们的面也敢胡说。”

静仪见萱巧疼得脸色都变了,那块儿肉本来就嫩,这么撕着把人拽过来,这得有多疼?

静仪瞥了庞嬷嬷一眼,道:“既然嬷嬷不会伺候公主,从明儿开始就不必伺候了。”

庞嬷嬷把身子一挺,硬气道:“奴婢是十三福晋选的,皇后娘娘点头首肯伺候六公主的。四公主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想要换掉我,怕是不能够吧?”

这嬷嬷以前是在敏妃娘娘宫里头伺候过的,静仪也觉得十三爷府上真心把她捧得太高了,都有些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

静仪冷笑道:“记得我七八岁时候,去十三叔府上寻舟舟赏春,就对你没半点好印象。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你是一点长进也没有,反而变本加厉了。你还以为这是在十三叔府上呢?十三福晋做主,我就治不了你。这是紫禁城,是我的家,也是舟舟的家,你将来做什么,伺候谁,你说了不算,我说了才算。”

那庞嬷嬷硬撑道:“人家都说公主最和善不过的,为了我这么个下人,坏了公主的名声,怕是不值得罢?”

静仪的好名声可是从康熙一朝就传下来的,四爷也喜欢把一些类似于聪颖、机敏、善良、宽和、孝顺等形容词往公主身上盖章,再加上前段时间“京城第一美人”的论断,人人提起公主,脑子里都是一个柔弱美人的形象。

庞嬷嬷断定,公主是个软弱可欺且极重视名声的,定然不会冒着被人议论的风险发落她这个教养嬷嬷的。

静仪笑笑:“是啊,大家都知道我最和善不过的,你却能叫和善的我生气到这种程度,执意要将你发落了。你说,人家会以为是我突然性情大变,还是你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呢?”

舟舟都被这嬷嬷欺负成这样了,若是还顾着那点子虚无缥缈的名声,不为舟舟出头,那就不是她了。这嬷嬷也是太拿自己当回事儿了,想来是不知道她七岁那年就能把两个的教养嬷嬷整得没脾气的丰功伟绩吧?

庞嬷嬷听得这话如同被雷劈了一般,半晌说不出话来。

静仪站累了,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来:“青枫,你陪萱巧去阿哥所提膳。揽月,你去趟内务府,把尚典给我叫过来,说我不耐烦看到庞嬷嬷,叫他领回内务府去,禀了皇额娘再发落罢。”

静仪边说边对着庞嬷嬷笑笑:“说起来,嬷嬷可是我入宫后发落的第一个奴才,您也真是有些能耐。”

庞嬷嬷腿一软,坐到了地上。

她再想不到,四公主小小年纪,一句话就能把内务府总管尚典叫来使唤。当年敏妃膝下也是有两个公主的,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四爷方才刚刚在景仁宫陪着小辈儿们用了宴,这日自然是要歇在景仁宫的。

四爷刚登基时,曾有景仁宫姑姑将公主拦在外头的事情,后来发生了一系列叫皇后很是不愉快的事件。那时皇后就定了规矩,景仁宫上下一定要对公主的事情多多重视,四爷亲闺女的事情,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静仪在公主所闹得动静不小,皇后在公主所也是有人的。皇后身边赵姑姑听得小太监来报,四公主在公主所里动了肝火,心里头很是惊了一下。

四公主是什么人大家还不清楚么?最云淡风轻的性子,素日里吃了亏都自己往下咽的主儿,能把她气成这幅样子,说明公主是吃了大亏了!

赵姑姑一惊之下非同小可,想着皇上而今歇在景仁宫里,若是她能在第一时间禀报了皇上、皇后此事,皇上一定能明白,皇后平日里有多么紧张、照顾公主,正是个能表功的大大好机会,可不能就这么给错过了。

赵姑姑进殿来,对着帝后二人道:“万岁爷、主子娘娘,奴婢得了信儿,就在方才,四公主在公主所里发了火儿,当即叫来了内务府尚总管发落了六公主身边的庞嬷嬷,不许庞嬷嬷跟在六公主身边伺候了。”

皇后给了赵姑姑一个赞许的目光:“我原就看着六公主身边那个嬷嬷凶神恶煞的,不是个伺候人的主儿,可她毕竟在先帝时候伺候过敏母妃,又是十三弟妹送进宫来伺候六公主的,我这才许她留了下来。静儿最是好性子,一定是被气得狠了,才大半夜的叫了尚典去发落人。依臣妾所见,这刁奴若是退回内务府去,分到旁的宫室,指不定哪日再去祸害别人,不如直接逐出宫去,也好叫那些嬷嬷宫女们知道,若是不能本本分分伺候公主,就宁可不要这些人。”

想到有人这般欺负他的闺女,四爷气得连醒酒茶都不喝了:“就按皇后的意思办罢,庞氏身在包衣,却半点不懂如何伺候主子,就应该去做些旁的营生。传旨,庞氏一门罚入辛者库,谁若再敢轻贱公主,全家流放宁古塔,予披甲人为奴。”

赵姑姑领命而去,四爷火气也消了大半,对着皇后赞道:“公主所一有动向,奴才们就先来景仁宫报给皇后,足见皇后后宫治理有方,也是打心眼儿里护着孩子们。把后宫交给皇后,朕是极放心的。”

皇后瞬间灿烂了:“不敢当万岁的夸奖,这都是臣妾的本分。”

明天她就去给赵姑姑升职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