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风波(第2/2页)

这位霍七姑娘打的什么主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诺敏跟着静仪来了前院,一见到霍七这幅狐媚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霍姑娘也是读书人家出来的闺女,连做客的规矩都不懂么?头一次来总督府里,不说好好吃茶看戏,却只管借着由头满院子乱窜。秋月,叫人先送姑娘回正院去罢,也省得叫人笑话霍大人教女无方。”

诺敏话音刚落,就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壮硕仆妇走了过来,直接堵了霍七姑娘的嘴,扭送到了正院。

霍七显然是有备而来,一战告负后并未慌神,一进了屋子便扑到在了静仪脚下,对着静仪哭得梨花带雨,直言自己见过驸马一面后便爱慕已久,她不需要任何的名分,不管是做奴才还是做丫头都认了,只要让她跟在公主和驸马身边伺候就好。

静仪也知道,川陕一带对于皇权敬畏程度相比中原一带低了很不少,当年年羹尧在这一带里差点做成了土皇帝,这若是在京城公主府中,断然不会有一个姑娘敢做成霍七这样。

诺敏见静仪神情有所松动,忙是大力掐了静仪一把,恨恨道:“这就是个狐狸精变的,你可千万不许引狼入室,早晚自讨苦吃。”

嘉卉也道:“这人一看就不是个安分的,我可不许把她留在府里,再步舟舟后尘。”

诺敏突然想到另一主意:“既然她想伺候公主和驸马,伺候哪个公主,想来也没差,不如就将她交给我带回去吧。你们放心,我整不死她!”

静仪:这么多年过去了,诺敏的国文还是一如既往的有很大进步空间。

静仪安抚性地拍了拍诺敏的手背:“我自有主意。”

秋月快步走了进来:“公主,奴婢把霍太太请来了,就在廊下,还请公主示下。”

静仪点点头,秋月便将霍太太请了进来。

闹了这么一大出,静仪只觉得很是有些口干舌燥,用过一盏茶后,将目光转向了跪在一旁的霍太太:“太太怎么说?”

霍七姑娘生母原是霍太太的婢女,凭着自己姣好的身段和外貌勾搭爷们儿,并在主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怀上了霍七姑娘。

这事在高门大户中也算是稀松平常,原也不是什么太出格的事情,只要霍太太睁一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

可霍七姑娘的生母不是一般婢女,就在老太太生辰当天,挺着大肚子拿着大夫诊断哭着求老太太做主,要求霍老爷霍太太给她个名分,不然就要一头碰死。

经过这么一闹,参加老太太生辰宴的霍家族人们都知道了霍太太是个不容人的,霍太太冤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病了小半年才缓过来。

霍太太对于这对母女自是没有半点好感,要不是霍老爷出面,强压着她带霍七姑娘出门,霍太太怕是恨不能将霍七锁在屋子里头。

霍太太也知道,雍正十年,大军得胜回城,霍七姑娘在街上见了富察将军一面,惊为天人,从此便有了不该想的念头。霍大人给她选了几户加封不错的殷实人家,霍七姑娘却是心比天高,一个都看不上,总之就是不认命。

霍太太也没成想,霍七姑娘竟会如此糊涂大胆,直接冒犯到几位公主头上来。

这种不安分的女儿,简直是要把霍家几代读书人的脸面都丢光了,霍家虽说不是什么勋贵,也没能入旗,但好歹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经不起她这般糟践门楣。

霍太太咬牙,对着静仪叩首道:“妾身愚钝,只知在家侍奉夫主双亲,对于管教儿女一事多有不通,还请公主裁决。”

静仪对着几人笑笑:“我也不是那不容人的,既然姑娘愿意来府上伺候,为免夜长梦多,不如姑娘今儿就先写了身契,把事情定下来,我们府上也好接手。雁蓉,这就叫管家拟一份身契送来罢。”

霍七姑娘当场愣住,说不出话来。

雁蓉去了约摸一盏茶的功夫,便将一纸身契带了回来,请霍七姑娘按上手印。

霍七姑娘疯了一般挣脱了婆子的束缚,对着静仪高声叫道:“我爹爹是正五品同知,我是官家小姐,做不得奴才,也由不得你们作践!”

静仪“哦”了一声:“雁蓉,给姑娘讲讲,来我公主府里做丫头,算不算是作践于她。”

雁蓉道:“小选入宫的包衣宫女当中,父兄为官做宰的比比皆是,二品三品大员家的姑奶奶,我们公主也都是使唤得动的。况且姑娘方才口口声声求着公主许她进府伺候,公主给了姑娘脸面,许姑娘进府伺候,姑娘却又反悔了,真当我们公主好欺负不成?”

雁芙叫人按住霍七的肩膀,抓着她的手指,在身契上按下手印,冷笑道:“姑娘可算是得偿所愿了。”

敢打驸马的主意,按着律例已经严重违法了好嘛!叫她来做奴才都是便宜她了。

诺敏凉凉开口道:“正好,我那里就缺像霍姑娘这般伶俐的丫头,既是身契在了,做谁的奴才也都没什么打紧,不如就随我到科尔沁罢。只是不知静姐姐可愿割爱?”

霍七姑娘看着身契上鲜红的手印,又听到公主要将她发往蒙古,双眼一翻,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