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姑苏事&十余载(第3/3页)

常佑的女儿更是被吓得浑身都哆嗦:这女将军为什么与她想象中的不同——不着脂粉的脸嫩得好似能掐出水来,普通简单的孝服硬是被她穿出了独特味道……连她都能被贾孜吸引住目光,更别提是林海了。可是,贾孜刚刚是在说什么:为什么要把她赶出去?

“太太……”安嬷嬷有些犹豫:这毕竟是林海的舅母,贾孜这么做,会不会让那些不明内情的人说三道四?

“安嬷嬷,”贾孜的声音微微的有些发冷:“娘才刚刚去世一年,我和林如海可都守着孝呢!”自从林母去世后,贾孜就将安嬷嬷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安嬷嬷已经没有了旁的亲人,林家就是她的家,林海和贾孜自然不能让她离开。

一听到贾孜的话,安嬷嬷的眼神也冷了下来: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她一看到这她们母女就觉得别扭了——原来,不是因为她们惦记着林海的缘故,而是因为她们对老夫人根本就没有一点的尊重。

同时,安嬷嬷也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就在三个月前,贾孜的堂叔,荣国公贾代善也因病去世了。按理来说,贾孜是需要为贾代善服九个月的大功的。因此,可以说贾孜的身上现在有婆婆和叔父的两重孝——如果不是因为在为林母服丧,贾孜可能早就已经跑回京城去参加贾代善的丧礼了。

想到这里,安嬷嬷想也不想的唤来了人,直接扭着挣扎不已的常佑妻女扔出了门外,并命人在门口直接挑明了这两个人不顾林家正处于孝期,穿红着绿的就上门的事——贾孜和林海自然不能担了这不敬长辈的名声,因此这件事必须得让人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等到常佑的妻子反应过来的时候,林家下人的话已经传了出去。对于贾孜对此事的处理方式,所有人都竖起了大拇指,称她做得对,林海夫妻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因此,在林海和贾孜不知道的时候,他们两个的孝顺名声也传了出去,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孝子与孝女。

当然,这是后话。

而贾孜在将人扔出去后,本打算让人将林海找过来,可是没想到林海竟然自己主动的过来了——原来,当贾孜发怒的时候,常家的丫环一看情况不好,直接就跑到前厅去找常佑求助去了。而当常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妻女已经被赶了出去。常佑连招呼都顾不得跟林海打一个,就匆匆的带着已经从林海那里顺走一块上等端砚的小儿子跑了出去:他的妻女,他自然不能不管。

“阿孜,你怎么了,谁欺负你了?”看着一脸余怒未消的贾孜,林海一脸关心的看着贾孜,他可是很少看到贾孜被气成这样的。

贾孜摆摆手,没有搭理林海,直接转身走了出去。事到如今,贾孜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了:只能说怪不得林母瞧不上常佑呢,就冲这夫妻两个的模样,看他们一眼都觉得丢人。

安嬷嬷赶紧上前一步,低声的将刚刚发生的事告诉给了林海,着重将常佑妻女的穿着打扮描述了一番。只听得林海瞠目结舌,这才恍然大悟的反应过来:怪不得刚刚常佑一个劲的游说他,说让他见一见那个小表妹呢!

无奈的摇了摇头,林海直接在园子里找到了贾孜:“还气呢?”

“我有什么可气的?”贾孜看了林海一眼,直接将自己满是泥土的手抹在林海的脸上:“被扔出去的人又不是我,我气什么?”

捏了捏贾孜的脸,林海轻轻的赞了一声:“我只想跟你说,干得漂亮!”

“我还以为你略有遗憾呢!”贾孜撇撇嘴,嘟囔了一句,接着才反应过来,抹了抹自己的脸:“你不会把我的脸给抹花了吧?”

林海看着贾孜刚刚被她自己抹花了的脸,慢慢悠悠的竖起自己干净的手摆了摆:“我的手是干净的。”

“哦!”贾孜点了点头,接着又看到林海脸上的沾着的泥土,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刚刚干了什么,不禁踢了林海一脚:“最坏的就是你。”

林海挑了挑眉毛,轻轻抹掉贾孜脸上的泥土,温柔的道:“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对娘不尊重的人,以后不许再进林家的门。”

当贾孜将林海这不安分的舅舅舅母扔出家门后,一些打着林海鬼主意的人顿时安分了许多,包括林海那些心思活络的欲将自家侄女许给林海做妾室的族婶们。

这样一来,贾孜和林海的日子也算是彻底的消停了下来,每天都过着单纯而简单的生活,直到两个人为林母服完了三年的孝期。

三年孝期一结束,林海连京都没入成,直接就被当今的一道圣旨留在了南方,短短几年功夫就从杭州太守做到了扬州的巡盐御史。至于贾孜,孝宁将军本来就是闲职,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所谓,便一直陪在了林海的身边,照顾着他。

盐业,历来都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因此,巡盐御史虽然看似官位不大,可却是真正的天子近臣,非真正的能臣、贤臣不能担当。

所以,谁也不知道林海怎么就得了当今的青眼,成为了当今的心腹,坐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一连几任也不挪位置,也不知道碍了多少人的眼。

为了拢络林海,扬州的各大盐商们更是花样百出,想尽了办法给林海送金钱,送美女。可是林海却从来都不为所动,硬是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贾孜的身上,一直都只有贾孜一个女人。这也令扬州所有夫人都对贾孜羡慕不已:羡慕她的好运。

而贾孜也渐渐的适应了这样平静的生活。即使偶尔回想起战场生活的时候,贾孜的心里还是充满着无限的回忆与憧憬。

十几年的光阴一转而过。这十几年来,贾孜从来都没有提起过回京城的事,可却因为一封来自京城的信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