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难撩的赵老师

翌日中午,陈医师就得到了冯医师打来的电话,说上午十点时,李老爷子上了大号,排出一些宿便,他也已经能进食了,只要不吃过多就不会出现呕吐的症状。

总的来说,陈医师还是高兴的。

其实,陈医师也明白,像赵清漪这样的医术,总有一日会一朝化龙的,自己一把年纪了,何必要打压她呢?何况打压得住吗?

他能增长一些见识,精进医术时自己名气也增长了,何乐而不为?至少,赵清漪虽然不算很谦虚,却是一个懂得分寸和做人的人。她不会横行霸道,以为自己是龙傲天;她也不是那种喜欢踩着别人上去,把别人打击掉好显得自己出众、不让别人生存的人。

赵清漪也心情愉快,因为12月8号又发工资了。

鉴于她其实是科室水平最高的人,科室绩效增长中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她,而且她还承担着小胖墩的大部分的按摩和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工作,陈医师也不好意思,知道她能耐比他强得多,就有示好之意。

她的固定岗位工资部分虽然仍然领着实习医生的等级,但是绩效科室分成中再分成时,陈医师是内科之长,向医院提交了科室分成方案。

他向医院领导说了她确实是人才,隐晦地提了遇上几个病例时她发挥的作用,新成立的外资医院没有体制内的那么多顾忌。而且这是中医内科内部定的方案,不损害医院的利益,医院也想留住人才,于是就同意了。

赵清漪就这样得到了32%的中医内科的绩效分成。

之前,她在这方面的收入才占分到科室的绩效的1%,而且之前中医内科的陈医师名气没有这么大,生意没有这么好。

她的收到手的工资就很可观了。陈医生的名气大、找他的病人太多了,没病的人都还来找他,他现在领着像港岛医生一样的收入,一个月能有16万软妹币。

赵清漪的岗位工资太低了,但是绩效分成工资相差就没有那么大,也能收到手近7万。

如果她进体制内,这是绝对不可能的,700块都没有。

人与人之间,如果有能耐的人在钱上的最大不公平解决了,那么大家就都能更放心地合作愉快了。

赵清漪现在有钱了,所以觉得住着那种像毛坯的房子不太舒服,于是就找了拎包入住的一个单身公寓。这一个新区由于炒房客的空置房还有,而租客源还没有最大规模涌进来,租金相对不算是很贵。一室一厅一卫一阳台的四十坪左右的小公寓,一个月五千八。

赵清漪一下子就付了半年房租,反正她东西少得可怜,自己动手搬进了新家。

当她躺在沙发上时感觉自己圆满了。

就像前生的角色完成的绿洲计划时的那种满足感,大约还有那种和自己喜欢的男人约会浪漫……

呃,还是不适合想这些。

等再过两年,她考出执照了,那会活得更自在一点。

她也可以多发表一些论文了,名气打响一些后,可以再弄些学历。尽管那些博士都比不上她,有什么办法呢?

乔迁新居第二天也是她的轮休日,昨天因为乔迁而请了假,直接布置作业,今天她是在罗家的私人学校里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白天休想逛街买衣服了。

医生最大的职业好处是对穿着要求不好,就算你里面穿着香奈奈,你也得把白大褂给罩上,不要臭美。

但是她现在的地摊衣服真的不怎么符合她的生活品味。虽然她总是有一半以上的钱花在慈善身上,做的工作也是利国利民的,但是赵清漪是每一世善待自己的人。

将共享单车停罗家大别墅围墙旁边,她去按门铃,女佣给她开了门。

这时正值八点十分,上午的“早读”时间,赵清漪的家离这有些远,她早上就没有锻炼,骑车当锻炼了,骑了近五十分钟才到。

罗坚还没有出门,大约有钱到他们罗家、高家这个程度的人也不一定会点卯的。

他正在餐厅吃早餐,从玻璃墙看到了她,冲她招了招手,那种像部队习惯的招下属过去的方式真是够了。

赵清漪走了过去,他也正用餐由擦了擦嘴角。

“罗先生早。”

罗坚问道:“赵老师早。你昨天请假了,有什么事吗?”

赵清漪说:“要扣钱吗?”

罗坚不禁一怔,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赵清漪摇头:“没有困难,我很好,就是搬家而已,还要打扫一下,半天来不及。”

罗坚微微一笑:“你一个人搬吗?我听你说过,你是外地人,亲人都不在身边。”

“对呀。”

“其实,你可以请人帮你搬,而不是请假。”

赵清漪还想保住这份待遇极高的兼职,只好说:“给您造成不便,我很抱歉。”

老板高薪请员工是来做事的,他对员工的要求自然是要拼全力做好,赵清漪不是玻璃心。

罗坚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可以……找人帮你。”

“谢谢,但是这种小事,我自己可以。”

他点了点头,起身说:“那去看看阿逐吧,我也不知道他最近水平有没有提升。”

赵清漪眯了眯眼睛,暗想:要是那家伙的语文试卷还是做不太来,是不是说明她的教学没有用?

看来,除了上课文扩展见识之外,还要上应试课。

她不禁问罗坚:“罗先生,高逐明年要参加高考吗?”

罗坚有些为难地说:“其实,他在美国没有读完高中,转回国后读了一年,还没有通过会考……”

正在上楼梯的赵清漪不禁脚下一个趔趄,罗坚扶住她的手肘,说:“小心点。”

赵清漪深吸一口气,说:“我没事。”

罗坚咳了一声说:“也有两国教育差异的问题,他做不习惯中文卷子,所以,语文是很重要的。”

没有通过会考,就是没有高中学历,那是没有资格参加全日制学校的高考的。

除非他们用钱去贿赂考试院,但是那样罗家、高家的脸面也要丢尽了。

况且,这不是掩耳盗铃吗?事实上他的水平连这么基本的高中会考都没有过,给他买一个“克莱登大学”的学历他就有基本的知识水平去应对他未来的人生吗?这不是高考差一两分或者一二十分用钱铺路补上这一点点,而是他自己连基础都达不到。

知识结构对人的思维也是有很深的影响的,这是很隐性的,体现在谈吐、逻辑、格局等等上面,他们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

都要二十二岁了,浪费的光阴想要追上去也只有这两年了,过了二十五岁再读非常丢人不说,而且更难学这些东西,心理上的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