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掌门上任三把火

赵清漪朝宾客回礼,请宾客和紫精真人入座,再立于殿中高台发表了一段大约为时十二分钟的“就职演说”。演讲这种事,她也是干熟了的,不论古代、现代,需要讲话的时候太多了。

主旨讲了她对于继任蓬莱派掌门的“施政理念”:

一、继承发扬祖师及另七代掌门的武学成果。

二、注人才的培养,本派弟子武艺的进步,鼓励弟子的创新与竞技,考虑设立蓬莱派的“凌烟阁”,供俸在发扬本派武学上做出特别贡献的本派弟子。

三、保护蓬莱派弟子的人权,增加蓬莱派弟子的幸福感,鼓励并为蓬莱派弟子在中原乃至外域的个人前程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严肃蓬莱派门规,建立蓬莱派弟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消除同门撕裂,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内部求同存异。

五、关注蓬莱派名下的产业发展和改善依附本派的百姓民生问题,逐步建立与百姓的“信用契约关系”,在提高生产力的基础上确立本派与佃户百姓之间在租金上严格抽成和财政管理,杜绝涨租涨息和胡乱摊派。

六、本派弟子应谨守祖师侠之大者、济世为民之仁心,本派也进一步成为所依附之百姓寻求公理与正义的殿堂。在农闲时候组织送医下乡,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教导百姓基本武艺,强身健体,建立本派与所依附之百姓鱼与水的河蟹关系。

不到十三岁的少女掌门在上面“就职演说”,下面的派众和宾客一脸懵逼,许多人不太明白。

紫阳真人到底是个芝麻馅汤圆,有阅历在,基本都听懂了。

小小年纪,想法倒是挺多的,不过要干这些也不容易。

“感谢大家。祝大家都幸福安康!愿祖师保佑!愿天佑蓬莱,武道长存。”赵清漪讲完了,然后看向紫阳真人,“下面请老掌门说话。”

紫阳真人:“……”

(贫道:这什么操作?)

老道士只好说今日新掌门接任大喜,略备薄席,大家开宴吃喝。

……

蓬莱派不属于全真道,况且大部分年轻弟子都没有出家,所以是不禁酒的,也可以食肉。宴上也是十分热闹,宾主互相敬酒,宾客也向蓬莱派道贺。

虽然对于蓬莱派现在居然让一个不满十三岁的少女当了堂堂玄门第一大派的掌门很是诧异,但是她救出紫阳真人、查出凶杀案、打败一流高手张云海都是实实在在的。

午间设宴,到太阳西斜才歇。

赵清漪接任掌门,紫阳真人将要休养,非要务不出了。

紫阳真人当然有一些事要交代,否则她也不清楚。因为他要注意休息,这些事也分了两天给她交代,其它琐事又有杨剑风等人和她说。

赵清漪理出本派的事务分类和其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分工安排职务和基本规则。用人上,对紫精真人门下弟子的能力也充分利用,接任庶务;升任紫精真人“执法长老”,但是履责的主要还是他门下的两个内门弟子和十个外门弟子。

紫阳真人受了封穴和囚禁数月之苦,加上之前想修炼九转玄功第七重有隐伤,元气大伤,赵清漪的医道再高也难逆天。九转玄功也是一门极霸道的功夫,紫阳夫人修炼了此内功散功则死,他也不能修习别的温和些的内功了。

倒是紫精真人痼结在体内的寒冰真气可以治疗,寒冰真气没有玄冥神掌阴毒,当时紫精真人内伤太重,痼结在体内太久了,难以除干净。

她的医术经验却是比天才陆煦要丰富得多,亲自出手针灸药食一起用上,稍减轻紫精真人夜间的痛苦。

如果有完整的九阳神功,紫精真人年纪大了,修炼不全,但也能解除他的痼疾。——可是她并没有。

以赵清漪的这么多角色的阅历,要创出一门似九阳神功一样的绝世内功虽然不会很容易,但也没有那么难。九阳神功或者现在本派的九转玄功都是人创的。别人能创,她有这阅历和知识积累为何不能创?

可是她每每修习武功都是基于自身的条件的所创的,个体之间拥有差异性,适合她练的功夫别人未必合适。

比如现在她修炼的内功是循序渐进的,结合她的年纪、性别特点和经络逐渐的生长发育修炼,顺应天道自然。一直到她十八岁,功夫可以大成,到二十二三岁修成一个高峰,之后内功精进慢下来,却有驻颜之效。

她的功夫如果让紫精真人这个年近六十的老头练,能有三成效果都是奇迹了。

但是要创一门内功也是要花许多时间,多方验证的,赵清漪没有这个时间。但是如果有个现成的框架就要容易多了。

当年她还会用系统工具的时期,买了一个《九阴真经》,虚拟周芷若的成长,那时到接触过峨眉九阳功(残缺版九阳神功),这时她再得到本派除了《九转玄功》之外最高内功心法《玄元功》。紫精真人修炼的正是玄元功。

于是,她想结合两种功法,可相通之处,修补推演延伸改进,在此基础上另建高筑。

她毕竟没有修炼过玄元功,不了解实际会遇上的问题难处,她想在此基础上另建高筑,必定是想将此功推广给所有入室弟子修习的,所以还要结合实际。

所以想了解实际武艺修习的情况。

赵清漪和紫精真人及核心人物一起见紫阳真人。

她想召开七日问道无遮大会,只要是本派弟子均可参加发言或者旁听。一方面她借此机会增加对本派实际的了解研究出新的功法,另一方面她有意试着建立开放性的武林大派的理念。

“无遮大会”之名取于佛教,是为无所遮挡、无所妨碍、不分贵贱、广结善缘的大斋会,而天竺的无遮大会其实是僧侣聚集的辩论大会。

赵清漪诣在极快的了解本派武学和本派弟子修行实际,提倡本派弟子的开放与交流,甚至将来一些武功心法印书成册销售,流传于世间。

紫阳真人还在深思,杨剑风一听外传武功,不禁道:“掌门师妹不怕本派武学流传于外吗?那我派没有镇派之技将来何以立派?”

赵清漪道:“杨师兄,你虽是为了本派好,但是以我之浅见,镇派的不是技,乃是道,以及得道之人。当年百家争鸣,各家都想天下人皆学他们的学说,而不是保守排外,后来天下学子无不习四书五经,这是公开的,可有影响孔丘的地位?道儒释三分天下,儒家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释家讲的是人与心灵的关系,道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家分属不同阵营,其实互不妨碍,而是互相补充,合之为华夏传承。就像每一个人都要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一样,每一个人也必有健康与发展的需求。我蓬莱派道家武学、养生、医道若真能流传天下可是极大的好事。儒家首提‘教化’,若我蓬莱派武学医道‘教化’万民强身健体,天下人不论有没有来我蓬莱派拜山,其实都是我派学子。其实印书成册又怎么样,天下人未必都看得懂,儒家四书五经买起来不难,但是有的人读后少年高中,有的皓首须白仍然不第,这是个体的差异性。儒家令高堂文臣者为其弟子,我派若是令天下习武之人都为弟子,不是挺好的吗?若是这样发展五六十年,我蓬莱派极可能成为天下武学、医学的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