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2页)

如今城里的居民要是想添购食物,基本的选择都是供销社。供销社虽然接地气,但是架不住它涵盖面广呀。叶青水倒是想到电视台打广告,但是她兜里的钱不允许。

叶青水的香肠也不是白给的,每个客人送半斤,每天送二十份送完为止。

为了拿到免费的半斤香肠,必须得早早排队。有些甚至凌晨三四点就开始排了,国人贪便宜,排了几天队还是没买到香肠的那些人,活动结束了心里郁郁难平,忿忿不平下,于是掏钱买了一斤来吃。

这个放在后世,有个大名鼎鼎的名称,叫“饥饿营销”。

只要有一个人买,先前白送的二十份就是赚的。至于白领了香肠的人呢?对于自家生产的香肠的质量,叶青水还是比较相信的。叶青水在摆摊的时候做过统计,回头率至少有30%。

叶妈听得头昏脑涨,原本气呼呼的直想敲女儿的脑袋,企图把她脑袋里的水都倒出来。

没想到反倒被叶青水这一套歪理给说服了。

叶青水笑眯眯地说:“阿娘,我要准备期末考试了,您帮我去看看香肠厂呗?”

叶妈听了赶紧摇摇头,让她带带孩子、料理菜地还行,咋能把一个厂子给她看呢?

叶青水拉着叶妈的手,耐心地说:“阿娘,很简单的,保准一教就会。”

叶青水可一点都不怀疑自个儿妈不行,叶妈肯学习、身上有股拼劲儿,叶青水可不想让她围在家庭里,把一生都奉献给孩子。

拉扯大了一个孩子,还要把孩子的孩子继续拉扯大。要是给她一个机会,她也能做的很好。

叶青水算好了账本之后,第二天直接把叶妈带去了她的工厂。

咳咳……虽然现在辰光还是传统的食品手工业,条件有些简陋,但是等挣够钱了,叶青水会考虑去买一条生产流水线回来。

然而叶妈看到了这个每天号称能生产300斤香肠的小厂子,反应也跟张红英一样。

她不禁笑了。

这原来就是“工厂”呀!这跟叶妈脑子里想的完全不一样。

在七十年代,能进厂子当工人是一份荣耀。代表了收入稳定,不愁吃穿,熬够资历了还能在城里分到一套房子。

叶青水花了一天时间带着叶妈熟悉了一整套流程后,叶妈已经大致摸清楚了。

叶青水又扮可怜地说:“阿娘,我真的准备期末考试了,京大的考试可不是闹着玩的……”

叶妈胸膛腾起一股豪情,她拍着胸脯说:“水丫你尽管去复习。”

“阿娘给你看好了它。”

于是忙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叶青水,终于能把重心移到学业上了。

叶青水在学校门口摆了半个月的摊子,整个专业的人都知道她了。

潘丽娟赶紧把笔记拿给叶青水,说:“水儿,你快抓紧时间复习,要是考砸了可就完球。”

“到时候你婆家就有借口把你接回乡下了。”

余诗也说:“快,考出个出息来!好歹也是去年的省第二,别让人看扁你了。”

叶青水一头雾水。

她虽然在宿舍占了个床位,但是却是走读生、并不在学校住。加上这段时间她在忙活香肠厂的事情,哪里知道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

任盈盈告诉了叶青水,她含蓄地说:“你摆摊子、当个体户这件事让一些同学知道了,他们很不同意你这样做,认为这样会破坏京大的风气。”

“虽然我们几个把你家里的困难反映给了年级主任,但是他也认为你这样做是不正确的。”

叶青水有些哭笑不得,年级主任哪里会认同。

报道那天,谢庭玉是跟她一起来的,年级主任既然知道谢庭玉是她的丈夫,任盈盈她们的说法在主任那里便没有说服力。

不过叶青水心里却暖暖的,她说:“我去跟老师说道歉,保证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业。这个月过完,我就不用在学校外面卖香肠了,也不会再影响学校的风气。”

摆摊子只是权宜之计。

她在供销社那边出了那么多血,七百斤香肠白送出手,辰光要是还得靠在学校门口兜售香肠,叶青水恐怕要拿块豆腐撞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