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第2/2页)

小说主人公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表现的。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宗教信仰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在亚瑟同神甫蒙太尼里的关系上。开始时,亚瑟并不知道蒙太尼里是自己的父亲,而只是把他当作慈爱可亲、堪予信任的神父。当时的亚瑟受到了争取民族解放独立思想的影响,在跟神父的讨论中坚持认为:做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与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并不矛盾。他不知道两者在当时的意大利是水火不相容的。神父对这种天真的想法十分担心,他寄希望于将来能偷偷打消会导致亚瑟反教会统治的危险思想。然而亚瑟对神父因父子私情而产生的宽容却作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宗教与革命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不恰当地把神父看作是教会统治的代表。由于这一错觉,当新神父到来时,他立即遭受惩罚:他和所有的革命党人遭到逮捕。直到他儿时女友琼玛给他一记耳光,人家告诉他新神父告密,以及蒙太尼里就是他父亲时,他那天真的幻觉才痛苦地消散。他开始认识到民族独立与教会统治是势不两立的。这次挫折对亚瑟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又是火中凤凰的新生。因此,亚瑟自杀这一情节安排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是小说的精华所在。从此之后,亚瑟再也不是旧“亚瑟”了,他变成了“牛虻”。

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亚瑟的名字,意味着他将是一个坚定的反教会统治的革命者。果然,当“牛虻”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者对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

作品影响

《牛虻》1897年在英国出版,在本国文学界一直默默无闻。但在我国自1953年翻译出版后,发行量达 100 多万册,是当年中国最畅销的翻译小说,与 《 简 ·爱》和《 红与 黑 》并列成为当时最轰动中国的三大外 国 经 典 文 学 名 著 。文学作品在本国籍籍无名反而在国外出色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原因之一当与当时中国青年所持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有关,他们乐于阅读革命志士传奇式的故事,学习并且仿效那些临危不惧、宁死不屈、为人民而战斗的英雄形象。

不过具有讽刺味道的是,随着中苏交恶,于1957年被巴人冠以“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总是具有最充分的人道主义的”的《牛虻》受到严厉批判,自1959年停止印刷(当然停止印刷还有当时国内经济日渐困难的原因)。但民间的流传从未停止,《牛虻》仍是青年中最热门的读物之一。在1977年开伤痕文学先声的小说《班主任》中,作者刘心武将《牛虻》用作“文革”禁书的代表。1978年4月,为缓解“文革”禁锢导致的严重书荒而重新印刷的三十五种经典名著(其中外文名著十六种)中,《牛虻》即是其中之一。1979年和1980年,这本书以二十万册的印量各重印一次,充分反映了当时畅销的程度。到1981年12月第十四次印刷时,《牛虻》的累计印数已达到一百六十三万多册。可想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