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尽兴(第2/2页)

“我是说真的,这个夏天我肯定要来多几次,在这里休息真得很舒服。”她最后说道,“要不是村里没有宅基地出售,我真想在这里买地建一个小院子,平时周末来这里休息休息,自己种点小菜,再在村里买条泉水鱼,小日子过得多悠闲!”越说越心动。

“杜家真漂亮啊,你看他们家和客栈外面的那一堵花墙,各种鲜花生机勃勃,住在这里真是太舒服了。”覃二婶觉得自己还保持着一颗文艺心,不禁叹道,“南山村干净整洁,要不是远离市区,不知多少人想在这里居住。”

覃二叔一听,嗤笑一声,摇头道:“你这是想象中的田园生活,真要你住在这里,不到一周,可能你就会嫌这里太过于冷清,或者嫌煮饭麻烦了。”

自己的老婆他还不了解吗?从小到大就没吃过什么苦,一直在城市中生活,真让她跑到乡下生活半个月,最后肯定耐不住寂寞,觉得生活无趣。

对于丈夫的不给面子,覃二婶仔细一想,觉得有这个可能。所以说啊,有个太过于了解自己的人不是很好,每次总会在自己兴致勃勃发表言论时跑出来打击你,比如现在。

“不想煮饭,这里还有餐馆啊。”她最后还是反驳一句,为自己挽尊。

*

送走覃父和叶丽萍等人后,杜善薇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周末两天,他们卖了一些提早成熟的百香果和黄皮果,但这些只是零星的小利,大头还在李老板那里。

不过在收购之前,清水村的“七一”活动首先举行得如火如荼。为了更好地参与进去,村委提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村干部去和各个果园的人商谈,让他们把自家的果子送去清水村参展,比如百香果、黄皮果、芒果、荔枝等。

除了这些热带水果外,本地的捻子酒、红菇、蜂蜜和山茶油同样是展出的重点。

杜善薇他们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也不知道能不能为村民带来新的订单,但该响应的号召是要做的,特别是这次活动会有市电视台来拍摄。尽管本地人很少看市电视台的节日,但想想现在是网络时代,说不定他们拍摄的素材会在朋友圈里火了呢?

总之,不能放过任何一次光明正大宣传南山村的机会。

而覃祯夫妇在南山村多住了几天,在这里,他们品尝了南山村的本地美食,天天吃泉水鱼都不觉得腻,甚至认为,在这里吃鱼,鱼的味道竟然比在市里吃的要好。

两人还和三爷爷杜庆民一本正经地讨论,最后得出一个不知道靠不靠谱的结论,那就是这里的水好。用这里的泉水来烹饪鱼,滋味才是最正宗、最好的。

如果是以前,他们想天天吃鱼还得靠点运气,因为不一定能每天钓到鱼。现在好了,自从有了新的养殖技术后,想吃鱼可以随时去买,南山村养鱼的人比较少,但其他村就多了,骑车过去或者直接叫主人家送来,都是可行的。

这天中午,杜庆民和覃祯照例拿着钓鱼工具回来,都进门了还在争论着什么。

“要不是你在旁边走动,把鱼惊走了,我肯定能钓到一条大鱼。”杜庆民气哼哼说道,自从杜善晋去年九月上大学后,等到今年五月份,村里的工程全部完工,没有噪音了,他们夫妻立马从县城搬回来居住。

“别开玩笑了,哪有大鱼给你钓?明明就是一条两斤重的草鱼,是你的技术不好,把握不准。”覃祯不同意背锅。

“我哪有开玩笑?我是谁?天天在村里钓鱼,我的技术还能不好?”杜庆民不服气。

“嘿,反正我听一些老伙计说过,你的技术是怎么都提高不了的,一天能钓上一条鱼就是走了狗屎运。”覃祯总结道,“所以你钓不上鱼,不能赖我,是你的技术不行。”

因为罗星明和覃家的关系,加上餐厅和山塘那边,覃承毅有入股,所以两人去山塘钓鱼是不用出钱的,加上他们的技术不好,杜善薇他们没说什么,会经常鼓励他们去。

覃祯倒是想学别人一样,去深山里搞什么溪钓,但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所以他只能退而求次,在山塘里折腾了。

杜三奶奶从厨房里走出来,又听到他们像小孩子一样争吵,忍不住说道:“别吵了,你们不要大哥笑二哥,赶紧洗手,嗯,别吵了,等会就能吃饭。”

覃祯听她这么一说,就不好意思再和杜庆民吵。两人偃旗息鼓,洗完手在客厅里坐下,就看到果盘里放着几把新鲜的荔枝。

“这是妃子笑吧?怎么看起来好像没熟?”覃祯有些纳闷,他近几年都是吃桂味荔枝,很少吃其他品种的荔枝,对此不大了解。

“妃子笑就这样,皮是翠色中带点红就好吃了,清甜清甜的,一旦外壳全部变红,这是熟透的,口感不怎么好。”杜庆民随口解释。

“这是从哪里来的荔枝?你们家院子里的荔枝还没有熟透啊。”覃祯又问,早上出门前还没有呢。

“是陈世军送来的,他还送来了很多莲子,爷爷,你们回去的时候记得带几斤回去煲汤。”杜善薇哄睡女儿,刚下楼正好听到这话,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