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无悔(第2/3页)

当年端敬贵妃就是如此,她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不当妾,堂堂正正的当正妻,为此付出所有努力……但最后为了给儿子复仇,还是放弃了。

想起端敬贵妃,胡善围就觉得心酸。这些大明最优秀的姑娘们努力去争取的东西,难道真是她们自己想要的吗?

并不是,恐怕除了郭二姑娘,她们大多数其实并不知道嫁入皇室意味着什么,富贵和风险如孪生兄弟般存在,有时侯皇权碾压下来,无论她们多么有本事,多么优秀,都难逃一劫。

她们大多数只是为了家族、为了父母兄弟有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机会……

洪武帝一气看完了所有秀女名册,心里大概有了底,第二天最后一轮选秀,每两个姑娘为一组,觐见洪武帝,洪武帝当场做出决定,淘汰的赐给金银绸缎,由女官领出宫去,交给父母。

留下来的,当场赐给一套金嵌宝石的头面首饰,回到储秀宫,等候圣旨。

以前五人一个房间的储秀宫拥挤不堪,隔壁说梦话都能听见,现在只剩下二十七个秀女,立刻显得空荡孤寂了。

胡善围重新抄录二十七人名单,递给洪武帝亲自做主分配给孙子们,这种事情胡善围可做不了主——她也不想做主,实在责任太重了,区区一个尚宫是无法担当责任的。

洪武帝也没有为难她,说道:“把崔淑妃请来,朕和她商量一下。”

论信任,胡善围还是比不上从吴王潜邸就开始的效忠洪武帝的崔淑妃。

胡善围巴不得脱开干系,连忙去延禧宫请来崔淑妃。

做完这一切,胡善围一身轻松,去了御花园散步,“偶遇”皇太孙朱允炆。

到底年轻,对爱情和婚姻尚有期待。胡善围晓得皇太孙想说些啥,笑道:“皇太孙莫要心急,估摸日落之前就有结果了,皇上着急抱重孙呢。”

皇太孙脸颊微红,“我没有、我不急、我不晓得胡尚宫在说什么。”

胡善围道:“既然如此,微臣告退。”

“胡尚宫请留步。”皇太孙追了上去,“那个……那人……可是当初我和胡尚宫说的那样?”

胡善围吟道:“‘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池边垂柳。风吹辗转入佛堂。曲终人散。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看遍山河落照红。’这是那个人即兴填的一曲《减字木兰花》,皇太孙可喜欢?”

皇太孙大赞,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说道:“好曲,还是即兴填词,她一定是个内心细腻,有才情的姑娘。胡尚宫的眼光,我是相信的。”

胡善围说道:“既是好姑娘,将来好好对待她,方不负她千里迢迢来京参选、过五关斩六将的一路冲杀,才能来到皇太孙面前,这一定是修了好几世的缘分。”

胡善围对马姑娘有好感——无他,完全是因那天马姑娘在水榭垂钓,直接将年老但色心不死的洪武帝给震慑住了,无形中保护了其他秀女不被洪武帝这个磨人的老妖精给叼走。

洪武帝若铁了心要带人走,胡善围是拦不住的。

皇太孙应下,“这是自然,我与……她,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她好,就是对我自己好,胡尚宫放心,我一定会对她好的,我发誓,若有违誓,我愿拱手河山——”

胡善围忙打断了皇太孙的毒誓:“殿下不要说了,微臣相信殿下。”

反正赐婚圣旨一下,我就要离宫了,你们以后过的如何,我也不知道。

皇太孙回到詹事府,无心处理堆积如山的公务,他天资聪明,胡善围吟了一遍的《减字木兰花》,他就牢牢记住了。

皇太孙将这首曲写在纸张,自己也尝试添了一曲《减字木兰花》,但怎么填都不满意,觉得差很远,一团团搓成球的纸团在废纸篓里堆成小山……

次日,赐婚圣旨下来了。

马姑娘为皇太孙妃,另有赵氏,王氏为侧妃。

打蛇少女张秀春封燕王世子妃,郭二姑娘封了燕王世子的侧妃。

对于皇太孙妃的位置,胡善围觉得并无悬念。但是郭二姑娘如此显赫的出身,都只是封了燕王世子的侧妃,不仅仅是胡善围,几乎所有人都意想不到。

不过,后来随着一道道圣旨的颁出,不仅仅燕王世子妃是出身名不见经传的低阶小军官,其他世子妃也皆是如此,倒是侧妃的出身比正妃要高。

这一下无论百姓还是当官的都明白了君子一言九鼎意味着什么了,原来洪武帝说“联姻民间,选秀畎亩”不是做做样子而已,搞出一副亲民的架势来,为了蓝玉案之后残暴的名声好听罢了。

洪武帝说要选平民皇太孙妃、世子妃,那就是来真的。

圣旨一下,那些送女儿选秀的勋贵人家傻了眼,几乎要忘记磕头谢恩,尤其是郭家,堂堂一门两侯,祖宗还追封了国公,出了驸马、王妃、本以为皇太孙妃若当不上,至少能够捞一个藩国世子妃的,结果居然是个侧妃?

若不是金光闪闪的圣旨,郭家人几乎觉得全家在做一个集体的噩梦。

然而,圣旨都下了,断然没有抗旨的道理,再派家丁出去打听,晓得其他七个世子妃也皆是出身寒微人家,心里的不平少了些,强打精神,准备办婚礼。

圣旨颁发之日,就是胡善围请辞之时。

乾清宫,胡善围找老皇帝要求兑现承诺,“皇上,如此选秀已经圆满结束,微臣尽力为皇孙们选出了合格了平民皇太孙妃和世子妃,如今他们的婚礼将至,到了微臣功成退隐的时候。”

九个皇孙要结婚,洪武帝垂老的脸上也不禁有些喜气,“你就这么着急离开,不喝杯喜酒再走?”

前车之鉴,夜长梦多,胡善围说什么也不敢拖延了,“皇孙们的喜酒微臣心领了,微臣已经当面祝福各位皇孙百年好合,以后和妻子好好过日子,孝顺皇上。”

胡善围越是着急,洪武帝就越和她不紧不慢的回忆往事拉家常,“朕以前听孝慈皇后说,你进宫的第一天,是光着脚走进宫的,袜子都磨破了,是沐春从孝慈皇后那里讨了一双鞋送给你穿的?”

想起往事,一股热泪涌上眼眶,胡善围尽力克制住泪水别流下来,“是的陛下,沐春送了微臣一双鞋,微臣方不至于进宫的第一天就出大丑。”

洪武帝指着胡善围的双足,“就是这双羊皮小靴子吗?”

胡善围点头,“是的,微臣一直好好的收着保养,一年就过年的时候穿一回,不敢狠穿,怕穿坏了,今日要离开宫廷,微臣是穿着这双鞋走进来的,也要穿这双鞋走出宫。”

洪武帝叹道:“看来你去意已决啊。不过,你辞官出宫,去云南找沐春,你们有三年多没见面,只靠书信联系,三年会发生很多事情,万一沐春耐不住寂寞,有了别的女人怎么办?你不会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