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第2/2页)

皇上自称寡人,可是自称寡人和把自己变成六亲不认、尽往自己身边的亲人们捅刀子、被两边的亲人们一起孤立的真正的寡人是两回事啊!

你吃肉,也得让周围的人喝碗汤啊,连汤都喝不上,人家为谁辛苦为谁忙?这有违基本的人性,谁都不是圣人。

吕太后见胡善围有动容之色,连忙趁热打铁,“哀家和胡尚宫以前有过节,是哀家不对,哀家错了,哀家不该造谣你和纪大人——你也莫怪哀家多疑,那时候你和纪大人真的很暧昧,男不娶女不嫁,站在一起就像一对,做什么大事都在一起,纪大人还救你那么多次——”

胡善围一记眼刀杀过去:你说话注意点,我现在是有丈夫有女儿的已婚女人!

吕太后一见这个杀气腾腾的眼神,立刻犯了胡善围ptsd,忙改口说道:“好好好,是哀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是现在,哀家养的白眼狼皇上杀了范尚宫,你一个尚宫,能奈何得了皇上?皇上杀了就杀了,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不仅如此,你还要替哀家、替皇上保密,因为皇上一旦知道你知道这个惊人大秘密,他也会像杀范尚宫一样……”

吕太后凑近过去耳语道:“杀了你。”

胡善围顿时彻骨深寒!

如果吕太后说的是真的,建文帝真的会杀了她。因为这件事如果传出去,朝野上下都知道了建文帝对高祖皇帝的遗嘱抗旨不尊,必然会被其他藩王抓住把柄,质疑他的帝位。

若是以前的皇太孙,胡善围或许还不信他能下的了手,可是现在的建文帝一上台就削了五个皇叔、逼湘王全家自焚,还有将庆阳公主削成庆成郡主,短短三个月时间,记忆中那个目光清澈、稍有些羞涩的少年就被皇权腐蚀了内心,变得面目全非。

老实说,以前高祖皇帝以弑杀闻名,胡善围都不惧他,因为高祖皇帝不会无缘无故杀人,他动手都是理智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但是建文帝不一样,他就像个玩火的孩子,初次尝到点火的乐趣,不知道点火的后果,肆无忌惮的到处点火,没有理智,不考虑后果……或者没有本事准确预测到后果,总是想当然,也没有人能够劝谏或者阻止他。

建文帝无法捉摸,一身锐气,触之者死,其杀伤力是无差别的,他没有办法像高祖皇帝那样做到收放自如。

吕太后继续循循善诱,“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皇上杀了范尚宫,将来或许还要杀你,你难道就在宫里坐以待毙?刚好哀家想换个听话的儿子当皇帝,换个孝顺的儿媳妇当皇后,给哀家的父亲挣个公爵,让他九泉之下也体体面面的。”

“哀家看不上别人,就看得起胡尚宫,只要胡尚宫配合哀家逼宫,换一个皇帝,哀家就替你报仇,保住你的性命,如何?”

胡善围只知道吕太后胆大心黑,但没有想到她会狠到连亲儿子都不放过!

看着胡善围惊讶的目光,吕太后冷冷道:“哀家早就看透了,在后宫,没有什么比权力更重要了。

哀家苦熬多年,一心扶他当皇帝,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别说权力了,连太后应有的尊严都得不到。皇上只顾着自己,从不考虑哀家的感受,刚刚继位就敢这样对待哀家,待他根基一稳,哀家岂不是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想要得到权力,就要舍得付出。哀家看史书,武则天六十七岁登基,为此,她杀了两个亲儿子李弘和李贤,杖毙了孙子李重润。哀家被逼急了,也能做得出来。哀家才四十二岁,不想当被人供起来、任人摆弄的泥菩萨,哀家要当,就当可以掌控众生的真菩萨。”

“胡尚宫,你可愿助哀家一臂之力?当哀家的上官婉儿?”

听到最后一句话,胡善围从震惊中醒来,甚至很想笑: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当年懿文太子朱标毒杀鲁荒王,在兖州假惺惺的为鲁荒王张罗丧事,为了堵住胡善围的嘴,太子拿着一支桃花强行撩她:“孤一直觉得你很像一个人,唐朝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辅助武则天,武则天倒台后,上官婉儿嫁给了唐中宗李显,封为昭容……上官婉儿四十一岁得封昭容,胡司言才三十二岁,将来……贵妃之位,指日可待。”

转眼间,懿文太子竟走了六年,现在吕太后又用“上官婉儿”来撩胡善围。

果然,吕太后能够从妾室扶正,为儿子挣到储位,绝对不只是运气和容貌,她胆大心黑,敢想敢做,敢于冒险,且不说有武则天的才华和手段,但是这份堪比武则天的野心,令胡善围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