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折子戏言

皇上自贵妃死后萎靡不振,缠绵病榻,众大臣合议上书,太子代政。

春去秋来过两年,顺德十七年,皇上退位,深居隐霜宫,为太上皇。太子登基,改国号明贞。

明贞元年,除夕至。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下了几日,京城参差起伏的酒楼屋舍,远远眺去,一片雪白无垠。

雀阳主街,包子油饼,热气腾腾。吆喝叫卖穿梭人群,各种气味声音混杂,为寒冷冬日增添了几丝热闹人气。

罗乙河畔,唱书的大爷也没闲着,在柳树下架起了摊儿,拿个竹板呀呀喝喝,滔滔不绝讲起了远征魏地凯旋的少年英雄魏世子。

魏国公府尤其热闹喜庆。

两年前魏世子率兵平定魏地叛乱,如今凯旋,恰迎除夕,是个吉祥兆头。宫中皇上大喜,将除夕宫宴改庆功宴,大办宴席,魏国公府亦是张灯结彩。

菡萏阁。

郭娆看着镜中倒映出的精致面孔,不自禁地笑容明媚。

欢欢喜喜挑了一上午衣服,下午开始对镜梳妆。挽好长发,戴上珠花,细细描眉,搽膏抹粉,最后抿上红胭脂,镜中本就貌美的美人瞬间愈发楚楚动人。

女为悦己者容,美人亦不例外。

今日是季瑜回京的日子,郭娆精心装扮好,才动身进宫。

临近傍晚,宫女在宫墙沿廊处处点亮了羊角宫灯,照亮行人。宴席之上,红灯笼高挂,明亮耀眼,下面人影绰绰,锦衣华服之人欢声笑语。

郭娆到达宴会时,人已经来了大半。被宫人引领着刚坐上座位,四面八方顿时投来种种目光,羡慕有,嫉妒有,好奇有,赞叹有,等等等等。

自从被皇上赐婚给季瑜,郭娆就成了亮点,无论走在哪里,都是众人的谈论中心。有人说她命好,因为长得漂亮,入了魏世子的眼,也有人说她自恃美貌,不安本分,最后攀上高枝,山鸡变成了金凤凰。

这些话郭娆已经听了两年,早就习惯了,她并不在意,所以大大方方接受众人目光,唇角也始终挂着得体从容的弧度。

宴会开始时,皇上与魏地归来的一行人浩荡出来。

那人面容俊美,身材挺拔,一身玄衣出众,纵使两年未见,郭娆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许是心有灵犀,他与皇上说笑的面容一顿,侧过头来,目光分毫不差地与她对上。

两厢对望,他嘴角噙笑,眼神温柔,是那样熟悉。

郭娆心跳霎时就漏掉了半拍,反应过来慌着移开视线,无处安放的双手胡乱抓了个茶杯,力道紧了又紧。

皇上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眼中也渐染了笑意,稍一沉吟,就召过一旁的小太监,吩咐了几句。

“县主,皇后娘娘今日身子不适,想邀您入凤鹫宫说说话。”

郭娆被赐婚不久,季老夫人就入了趟宫,跟当时的皇上求了道恩典,说封自己外孙女为县主。永肃帝对于自己亲姑母的请求,向来不会拒绝,况且只是给人一个小小的封号而已,遂一口答应。所以现在郭娆的身份是容阳县主。

郭娆正心慌意乱,耳旁忽然传来一声县主,她转头,就见一恭敬俯首的内监。

永肃帝是今年八月退位,太子登基,九月迎季连欣入宫,已册封为后,居于凤鹫宫。

连欣现在召她?

郭娆有些愣住,反应过来后咬了咬唇,忍不住瞥了眼远处那道还被众人围着的高大身影。不知是不是内监错觉,他好像发现这位郭姑娘眼里闪过一丝小幽怨,像是舍不得离开宴席似的。

季连柔神情憔悴,看着热闹人群心中也掀不起波澜,也没人来理她,她一个人呆呆坐着,颇有些凄然。

宴席开始,那道明黄身影被人簇拥着进来时,她眼里闪过一丝光亮,但转瞬湮灭。不知想到了什么,她双肩垂下去,精神萎靡。

拿起一杯酒想借酒浇愁,抬眼间却不经意瞥见桌边随内监悄悄离开的郭娆。

郭娆今天打扮得很美,一身银红小袄将窈窕身段尽显,发上插着同色蝶花流苏簪,配上小朵珠花,衬得面容娇艳明媚。行走间发上的蝶花流苏轻轻摇颤,显示着这个年纪女孩独有的鲜活,别有一番娇媚动人。

她走在哪里都是焦点,尽管挑了偏僻地儿走,还是有很多年轻公子的目光随着她移动。

季连柔再回望自己这身衣裳,这还是她刚入太子府时,她母亲花了三百两帮她买的。

那时她总以为进了太子府,得了太子宠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所以根本不稀罕这衣服。但岂知事实却恰与她想象的相反,她自入了太子府,太子从来没有宠幸过她,她在后院,就只是个摆设。

所有丫鬟奴才都是看人办事,见她不得宠,都快骑到她头上来了。她初始反抗,吃了许多亏,后来只能忍着怒气任她们所为。

入了宫后,她的日子还是一样,入不敷出,不用自己的银钱贴着,她怕是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更遑论穿精美的衣服。

今夜除夕,人人都穿得精致华美,只有她,一件旧衣披身。这日子过得,还不如她在魏国公府当姑娘时。

若早知如此,那那日在猎场偶然听见霍贵妃要派人杀太子时,她一定不会费尽心思替太子挡刀。没了太子,也许她会嫁给韩宋,因为韩宋爱她,他什么都舍得为她做,他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最先给她。

……韩宋。

季连柔神情恍惚,嘴里轻轻喊出这个名字。朦朦胧胧中又想起了些事情,她听说他升官了,两年前随她大堂哥出征魏地,那时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后来因为抓了叛军蔡义的军师,立了大功,皇上不仅给他封官,还赐了他很多东西,连带他新娶的夫人也封了诰命。

而他新娶的夫人……是她庶妹,季连玉。

人人都比她过得好。季连柔眼睛发疼,嗓子发涩,僵硬着转头,想再看韩宋一眼。

季连玉一直注意着季连柔,早发现了她的不对劲,见她朝她身边之人看去,唇角勾起一抹嘲讽。手不动声色地一偏,桌上帕子落地。

“呀,相公,我的帕子掉了。”

韩宋正与旁边挤过来的一个好兄弟高兴聊着魏地之事,忽闻季连玉一声轻叫,忙转头看她。随她视线看去,就见自己脚边躺了块杏黄色小丝帕。

两年前娶了季连玉没多久,他就随军出征了,今日刚回来,还没归过家。他听随她来的丫鬟说,她还病着,她却还是执拗地要进宫来瞧他一眼。

其实他与季连玉不熟,记忆里对她最深刻的记忆,应该是刚新婚那几日的如胶似漆……心中忽然就有些异样,于是也没多想,立马弯了腰。

“你还病着,就别动了,我帮你捡。”

季连玉见他弯了身,脸上逐渐绽开一抹笑,她端起桌上一杯酒,转头看向季连柔。在她怒火中烧的瞪视下,她抬了抬下巴,朝她挑衅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