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第2/2页)

唐泛:“敢问侯爷,令公子是否自幼体弱?”

怎么倒问起不相干的问题来了?

郑英按捺不悦回答道:“不错。”

唐泛:“可曾延医?大夫如何说?”

郑英:“大夫说是娘胎里带来的毛病,有些先天不足,但并没有大碍。”

唐泛:“令公子体瘦异常,子嗣艰难,想必也是这个缘故了?”

郑英:“不错,唐大人到底想说什么?”

唐泛:“若我没有猜错,令公子之死或有蹊跷。”

郑英一愣:“何出此言?”

唐泛:“脱阳急症又称马上风,若抢救不及便会猝死,医者认为这是气阳虚脱所致,有此症者,掌上必生红圈,圈上必有红筋,日久积累,并非毫无征兆,但我刚才查看令公子的手掌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症状。”

郑英反应不慢,一个激灵:“你的意思是我儿的死另有其因?”

唐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继续道:“若是脱阳急症而死,翻开其眼睑,还能看到眼中布满血丝,这种现象,在令公子身上也找不到,所以我方才才会问侯爷,令公子是否天生体瘦的问题。想来令公子虽然有些肾气不足,却还未到因此致命的地步,只不过由于平日里爱好女色,这才让人有所误解。”

误解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就连郑英自己不也觉得儿子是纵欲过度死的?

郑英悚然而惊,怒色勃发:“谁人如此大胆,竟要害我武安侯长子?!”

唐泛:“方才我与仵作进去查看的时候,发现令公子身上甚是干净,并无污渍,这说明婢女阿林所言非虚,两人确实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既然令公子并非脱阳而死,那么必然就是另有其因。而且阿林说过,令公子是服用了‘富阳春’之后觉得头晕,兴许问题就出在我手上这瓶药上,不过这些也只是我的片面猜测,此事还须等查明之后再下定论。”

他说完这些,又问:“令公子平日有何仇敌?”

惊怒渐渐平息下来,郑英默然。

郑诚一个纨绔公子哥,哪里会有什么不死不休的仇人?

但要说完全没有,也不可能。

旁的不说,郑英本人就不止郑诚一个子女,偌大侯府里三妻四妾,儿女更多,许多内宅阴私不足为外人道。大明律没有规定嫡长子才能袭爵,如果没有嫡子,其他儿子经过朝廷册封,照样也能袭爵,这就使得郑诚在府里成了众矢之的。若说他争气出息也就罢了,偏偏还成日流连花巷,这让其他兄弟如何心服?

再者像郑诚这样,唐泛好端端走在路上尚且被他调戏,更不必说那些无权无势又被他看上的人,万一哪个心怀怨愤想要报复,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纨绔子弟之间也没少争风吃醋,火气一上来大打出手,因此结仇更是家常便饭。

这么一想,可能性实在太多,简直无从猜测了。

潘宾见他颓然不语,就道:“侯爷,此事一出,必然是要惊动陛下的,在陛下还未发中旨之前,顺天府亦会尽力调查清楚,缉拿真凶,以告令公子在天之灵。”

郑英点点头:“那就有劳潘大人了。”

武安侯本人也是在高门深院中长大的,素来知道内宅之间为了争宠夺爵,下手不比朝廷上那些大人们软半分,许多狠辣手段更是耸人听闻,万一查出来凶手若真是郑家人,那可真是天大笑话了。

郑英想及此,心头凉了半截,早就没了方才听到凶手另有其人时的震怒了。

作者有话要说:

1、郑重提醒:本文跟天下风格不一样,千万不要抱着看翻版《天下》的心情去看。文中很多人物和案件都是虚构的,像糖大人,严格来说他的职责跟本文描写的还会有出入,甚至因为作者不是刑侦方面出身,所以一些破案手法也有待商榷,看看就好,不用太纠结深究。(这章马上风的死状是查资料写的,具体是不是,俺没碰到过,有碰到的童鞋可以交流分享经验 = =)

2、万贵妃和汪直不用说了,武安侯郑英也是真实存在的,但郑英没有一个叫郑诚的儿子,所以大家应该也比较清楚了,这其实有点像电视剧狄仁杰那样,真实历史背景下的虚构故事。不过因为历史毕竟是存在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到时候俺会讲一些这个时期一些比较有趣的小事~

3、本文虽然不是穿越或重生,但随着主线发展,会从一个个案件里去改变历史轨迹,而咱们的唐大人也会随之一步步登上高位,喔,当然,唐大人的家属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