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第3/3页)

最后,她已经下手杀人了,那么她的心理就不能按照正常观点来揣摩。

所以,请不要用看宅斗文的眼光来看破案文。

很多人说到明代女子地位低,肯定要说到诸如这个时期节妇特别多,然后风气不如唐宋开放云云。

不错,如果从这方面看,明代风气确实是保守的,而且在民间,因为女人本身生产力不如男人,所以很多情况下都身不由己,比如说女人丧夫之后,夫家长辈为了贪钱,会逼她改嫁,这样既可以拿回原来她夫家的财产,又可以多拿一份聘礼。

但大家不要忘了,政府为什么要褒奖节妇啊?为什么说守节20年以上的人家就可以减免税收立牌坊啊?

不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家少吗?

即使明朝的节妇数目比起前朝来说居多,但在社会总数里占的还是相对少的。

如果每个女人都守节,为什么政府还要呼吁呢?

就跟当年秦始皇东巡的时候刻了块石碑,上面写着男女礼顺一样,正是因为当年没有人去遵守,所以嬴政老兄才要特意刻石强调呀。

像现在,如果人人都见义勇为,那政府何必还要特意设立见义勇为奖呢?

所以,这个例子不能说明明朝女子地位低下,只能说明风气比唐宋保守。

而且越往上层,情况就越有所变化。

上面说到于谦严嵩高拱等等,其实不止他们,许多文官士大夫,一辈子都只有一个老婆。

而且因为到了他们这个阶层,女方在家里的话语权其实不会比他们小多少。

明朝就有不少悍妇的例子,惧内之风其实是很盛行,而且不以为怪的。

例子不举了,免得废话太多。

当然,从古至今都是男权社会。

忍气吞声,看着自己丈夫纳妾的女人有吗?

肯定有啊!不光是明代,现代不也有吗?

而且古代的比例肯定更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明女子对丈夫纳妾的行为视如等闲啊,郑孙氏完全是有理由有能力也有权力发飙的。

只不过有人发飙打骂老公,她发飙就杀老公而已。

有些人在沉默中灭亡,她就在沉默中爆发。

换了一个郑孙氏当主角的题材,每到这种时候就应该是她重生再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时候了吧?

SO,杀人犯压抑已久的心理,已经不能与正常人相提并论了。

大家有兴趣的话,明天再来聊聊明朝后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