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4页)

唐泛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也理解了为何这个案子会惊动锦衣卫了。

“黄景隆没有交代动机和目的吗?”

隋州摇摇头:“他被抓之后一言不发,什么都不肯吐露。”

黄景隆被抓回京之后,任务就算完结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有别的人和别的部门去跟进,也就用不着事事都由隋州出面了。

说话间,阿冬端着碗进来了,香气伴随着门被打开来的轻风拂至唐泛鼻下。

因为姜汤而暖和起来的胃顿时变得饥肠辘辘。

“好香!”唐大人忍不住道。

阿冬将碗放下,狗腿道:“这是隋大哥亲自熬的粥,可香了!里头放了肉末,香菇,芹菜,还有花生碎呢,大哥,隋大哥可真大好人呀,真是大好人呀!”

这小丫头刚刚还背着隋州编排他那周家表妹,被隋州发现之后,就忙不迭想弥补。

可惜她年纪太小,想不出什么新鲜词,翻来覆去就只能把“真是大好人呀”念了好几遍。

唐泛斜睨了她一眼,也没拆穿她,低头舀了一勺滚烫的粥,吹凉之后送入口中。

粥米已经被小火熬得烂烂的,入口便泛着肉香。

香菇与花生的存在则将粥的味道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吃到嘴里基本也不用怎么嚼,便已经满口喷香绵软,对于饿了许久肚子的唐大人来说最好消化。

唐泛也不开口了,直接就埋头苦吃。

隋州见状,也拿起汤匙吃了起来。

等两人吃得差不多了,速度慢了下来,隋州才问:“这段时间顺天府的事情很多?”

唐泛想起他刚才问自己瘦了的言语,摇头道:“不是顺天府的。”

他将阿冬先遣去睡觉,这才对隋州说起。

但事涉内宫,多有忌讳,饶是亲近如隋州,也不好多说,知道得多了,有时候是祸非福。

唐泛便挑了些主要的说了一下,其中颇多未竟之语,也不需要唐泛事无巨细地交代清楚,以隋州的聪明,自然是可以猜到的。

隋州听罢,沉默半晌,犹如思索,很久之后才道:“此事诸多隐秘未明,汪直身为内宦,未必有碍,但以你的身份,还是不要涉入太深为好。”

他的意思很明白,汪直是宦官,对于皇帝贵妃来说是自己人,但唐泛是外臣,而且品级还很低,如果知道太多了,上头的人不高兴了,想要收拾他,那是随便挥挥手就能解决的事情。

唐泛笑道:“你放心,凶手已经伏法,再多的,我管不了,以后那位汪太监的事情,我也不会去掺合的。”

饶是唐泛聪明过人,智计百出,也绝对料想不到在那之后,他还将会有无数次与汪太监打交道的机会,并且改变了汪太监本该如流星般一闪即逝的政治生命。

他将粥喝完,把碗一放,称赞道:“阿冬烧饭已经挺不错了,你这手艺比她还好上一些,相比之下我倒像个四体不勤的庸物了!”

隋州眼里露出淡淡笑意:“既有我们在,你又何须会?”

这话说得,要是以后阿冬嫁人,你又娶了妻,那让我可怎么办?

吃货唐大人并没有因为好朋友的这句话而感到高兴,反而惆怅起来。

天色已晚,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便各自回屋歇息。

虽然喝了姜汤,但第二日唐泛还是染上风寒。

这一病,病势就汹汹而来,唐大人毫无例外地被击倒了。

他躺在床上,咳嗽一声接一声,还有些发热,烧得脸色通红,眼神迷蒙。

有舍必有得,伴随而来的是,衙门也不用去了,班也不用上了,唐大人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请病假,在家泡病号。

生病虽然很难受,可是病人的待遇明显是不一样的,饭也有人做好了端到嘴边,洗脸水也不用自己去打了,有人拧着帕子主动帮他擦面。

但是唐大人还是觉得不幸福。

就如眼下,他看着眼前的白粥腌菜,只觉得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不由对面前的人哀求道:“能不能来点荤的,哪怕是酱牛肉或水晶肴肉也行嘛!”

隋州看着唐大人可怜兮兮的表情,心里有点好笑,面上却依旧是那副冷冷淡淡的模样:“不行。”

唐大人打了个喷嚏,眼泪都快出来了,视线变得朦朦胧胧,鼻子还直发痒,看上去越发可怜了。

隋百户真个心硬如铁,见状依旧不为所动,只将手里的白粥往唐大人那里一递。

“自己吃还是我喂?”

“自己吃,自己吃!”唐大人竖起白旗投降了。

开玩笑,要是被一勺一勺地喂,传出去他英明神武的形象也没了。

只是一看到这淡而无味的白粥,和咸得要命的腌菜,他就真是胃口全没了。

此时救星从天而降。

阿冬推门进来:“大哥,外头有个人来找你,派头很大,说是西厂的。”

唐泛如获大赦,闻言就要把手里头的碗放下,被隋州冷眼一瞪,又讪讪地端了起来。

隋州让阿冬过来监督唐泛无论如何也要把那碗粥吃下去,自己则起身走出去。

他刚走出房门,便瞧见迎面走来两个人。

为首那个虽说穿着常服,可负手而走,面色倨傲的模样一看就是大有来头之人,而且隋州还真就认识对方。

来者正是近来名声鹊起的西厂提督,大有继承前辈王振“奸宦”、“权宦”等名声的汪直汪太监。

虽说上门拜访,可汪公公没等主人家迎出去,直接就进来了,如入无人之境,果真是气派大得很。

一边走,还要一边点评:“这院子里花花草草也太多了,又种得杂乱无章,一点也不知道摆弄摆弄,看得别人眼花缭乱,真是没品位!”

隋州拱了拱手:“不知汪公到来,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他就是这么个性子,跟皇帝太后说话也是这么一副淡淡的死人脸,偏偏隋州办事能力强,又因是太后娘家人,成化帝和周太后反而挺喜欢他,觉得他这样才算是会做事的人,也没有仗着外戚的身份就胡作非为,比起那些个无所事事的功勋外戚可是强太多了。

所以周太后逢人就爱讲:我们家阿州如何如何。

成化帝甚至还将隋州比作英宗朝孙太后的兄长孙继宗。

孙继宗是什么人,那是前朝和本朝的外戚第一人,连着两朝都深得皇帝信赖。上得了马,治得了军,帮英宗皇帝复位,又帮皇帝主持修史书。

皇帝信任到什么程度?把兵权交给他,连人家想退休都不让,朝中有大事商议的时候,必然以他为首,前几年刚加了太傅,文官弹劾他,说外戚不应该掌兵,皇帝连理都不理。

当外戚当到这份上,那才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不管隋州是不是真有孙继宗之风,还是天子看在老娘的份上才特意夸奖逗老娘开心,反正有这么一份评价,隋州的地位自然也就跟着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