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2页)

顾景盛:“事实上,从美术馆一路开车开到e大,具有相当的风险,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首先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让旁观者以为项链已经被他带走;其次,在后续路线的选择上,闹市区是肯定排除的,他只能在老区这一片转悠,又必须在中午之前赶回寝室,就干脆一路开回了学校。当然,为了自己和同伙的安全,李然那时并没有把密码给随身携带。”

卫嘉时:“那他是把密码留给了自己的同伙,那位康经理?”

顾景盛微微笑了一笑:“我倒有不同的看法——在你的假设里,康顺先生是李然同学的同谋,按正常流程,项链本来应该被他拿走,如果李然再把自己费力气找来的密码交给他,康顺占的优势就太大了点。”

卫嘉时:“那就是说,李然把密码给藏在了美术馆里?”

顾景盛委婉:“这是一种可能,但如果他把密码藏在了美术馆里,事后返回寻找也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卫嘉时:“那开车途中呢?”

美术馆与e大侧门之间隔着一片居民区,由于城市规划的改变,附近的入住率持续走低,没人住的空房间一抓一大把。

顾景盛继续摇头:“倘若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郭栋先生就没有必要一路跟踪李然同学来到e大。”

作为全程盯着螳螂的黄雀,郭栋前脚看见李然藏东西,后脚就能把物品给撬到自己手上。

卫嘉时:“……也对。”

顾景盛:“我猜李然在离开美术馆前,把密码交给了自己的同伙,但他的同伙可未必只有康顺一个人。”

卫嘉时挠了挠头,试探道:“队长的意思,彭翌学长也是李然学长的同伙?”

——这个猜测其实没有任何理论依据,只是卫嘉时根据排除法得到的结论。

顾景盛:“李然想找人,关系太近的容易暴露,太远的又拿捏不准,那么跟自己同校却不同专业的彭翌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卫嘉时纳闷:“问题是这两位学长平时没听说过有交集啊?”顿了下,又道,“又也许他们是网络上认识的?”

顾景盛:“不排除这种可能,但除了网络之外,他们还有别的共同点——彭翌经常给人做打工方面的中介,而李然在出事前,就是生花美术馆里的临时工。”

卫嘉时:“可是我听说彭学长主要做的是家教方面的中介。”

顾景盛:“本来是这样没错,但由于近年来住在附近的居民大量搬家,生源迅速减少——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原本的三家小学现在只剩一家——所以彭翌不得不认真考虑自己事业方面的转型。”

卫嘉时总觉得顾队长比自己这个生活在e大里面的大学生,要更加清楚同校同学的一举一动=_=。

顾景盛询问:“对于彭翌同学的感情状况,你应该有所了解吧?”

“……?”

卫嘉时庆幸自己跟顾景盛说话的时候没有喝水,否则现在要么呛到自己,要么就滋润了面前的昂贵艺术品:

“队长,虽然我也在晋江看小说,但从来不去纯爱区……”

顾景盛满脸“你到底联想到了什么地方”的无语,解释道:“彭翌的中介事业一度做的不错,他曾经交往过一位女朋友,期间花费了相当数额的金钱,后来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彭翌同学的收入就顺应市场规律的变化自然降低,不得不和女友分了手。”

作者有话要说:所以这是一件发生了意外的意外,小卫的猜测是对的。

一共有两伙人:犯人a,郭栋。

犯人a一伙人策划了停电事件,郭栋发现停电了,觉得天赐良机,赶紧把盒子拿走,结果一边拿到了密码,一边拿到了项链,彼此并不知情(郭栋只知道被自己杀害的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