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见小七

我的眼泪吧嗒吧嗒的落下,落在他的手上,他停了手,轻轻地说:“好了,我先走了。”

他刚一离开,我便瘫软了下去,抠在桌沿上指甲已经渗出了血,月儿跑进来扶我,“娘娘,您怎么了,您的手流血了……”

我推开她,“没事,你出去。”

“娘娘,您这样子,奴婢怎么放心呢?娘娘,您面色不好,要不要奴婢去请太医来瞧瞧?”

“不必了,太医就算看了,我这个孩子就能保下来吗?”

“娘娘……”

我含泪苦笑,“月儿,你出去吧,让本宫一个人清静清静。”

月儿犹豫了一下,“娘娘,奴婢先扶您到榻上休息吧,您一夜没睡,又滴水未进,可别再坐在地上着凉了。”

“好。”

月儿扶着我,一点一点的挪到床上,她找来了药布为我包扎手指,轻轻的对我说:“娘娘,再是如何,您也该以自己的身子为重,您这样对自己,奴婢看着都心疼。”

我有气无力的对她笑笑,“以何为重又有什么用,我是什么样的境遇你不是不知道,事到如今,要我做一个安逸无事之人,你觉得可能吗?”

“娘娘,既是事到如今,您就更应该保重自己的身子,您现在连走路都无力了,又如何能面对王爷的咄咄逼人呢?”

“你说的道理我怎么会不懂,只是,事情落到了身上,只是想得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娘娘……”

“好了,你出去吧。”

“娘娘,您不吃一些东西吗?”

“那就备一道醒神的药膳吧,毕竟,孩子还活着。”

“是。”

我看着宫女们端了膳食进来,又默默的退出去,她们都像是木头人一样,脸上连个笑容都没有,也对,被威胁困在此的,又何止我一人呢?

勉强吃了几口,便再也咽不下去,便吩咐人撤了。

知道这院子我是出不去的,也就不再多想,只坐在桌边默默的发呆。

这时,有内监报信,“娘娘,祷之堂为您送祈福礼来了。”

我没听过什么祷之堂,便问了一句:“祈福礼?那是什么?”

“回娘娘,宫中诞生的孩子足六个月时,祷之堂都会为孩子行大礼祈福,只是此时……设坛摆宴之事不便行之,因此,祷之堂只是送了祈福礼来。”

我的孩子,一晃竟已经有六个月大,祈福礼……只怕,也是我腹中孩儿的祭礼了

“如此,便让他们送进来吧。”

内监宣了祷之堂的两位礼官进了侧殿,他们弓着身子慢慢的走,样子极为守礼,其中一个是头发花白的老者,另一个倒是个清朗少年,只是都不曾抬头,未见得容貌。“臣等拜见太后娘娘。”

“平身吧,你们有什么祈福之礼,倒是拿上来,给本宫瞧瞧。”

“是。”

那老臣回手招了几个人进来,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请太后娘娘过目。”

我一眼扫过去,无外乎就是观音像祈福珠之类的俗物,倒是也没什么稀罕玩意,想着腹中的孩子不知何时便会被杀害,我心里暗暗痛着,也没有什么兴致,便答道:“撤了吧,这些东西,不过是俗物罢了,真的能为的本宫的孩子带来福祉吗?”

那老臣的表情有些尴尬,“娘娘,这……”

这时,他身旁的年轻人突然开口道:“娘娘既然不喜欢俗物,微臣这里还有一件祈福之礼,想必娘娘会有兴趣。”

他的声音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我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便定睛看着他,心莫名其妙的狂跳起来。

他慢慢抬起头来,当我的视线与他交织在一起,我感到自己的心似乎好像一下子停跳了。

那个正对着我微笑的年轻礼官,竟然是,小七!

几年未见,他已经从那个只会调皮捣蛋的野小子变成了俊朗青年,丝毫没有了当初的痞相。

我盯着他,他朝我微微眨了眨眼睛,我这才回过神来,恢复了平静,问他:“请问这位大人可有什么宝物要给本宫看?”

他不动声色的对我施礼,“此宝甚为罕见,微臣只能给娘娘一人观瞻。”

他身旁的老臣立刻慌了,偷偷拉他的袖子,然后对我施礼说:“娘娘恕罪,微臣这个徒儿年轻气盛,冲撞了娘娘,还请您见谅。”

他又小声对小七说:“你哪有什么宝物如此稀贵,敢单独给娘娘看,若是娘娘不满意,这是要掉脑袋的。”

“无妨。”我打断他,“今日是祈福之日,本宫必会给孩子积些福报,不会要了你们的命。既然只能给本宫一人看,那其他人便出去吧。”

老臣愣了一下,难以置信的看着我,“娘娘,这……”

“怎么,是不是你们根本没有什么稀罕的东西,说大话来糊弄本宫的?”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既然如此,别人就都退下吧,请这位大人把祈福的珍宝给本宫看看。”

老臣愣了一下,进而紧张的看了一眼小七,神情中带着视死如归般的绝望,似乎自己一辈子的功绩都毁在了这个愣头小子的身上了。

他叹了口气,还是躬身出去了,我摆手示意屋中的其他人也出去,当屋门掩起来的时候,我终是忍不住,落下了泪来。

小七快步走到我近前,开口要说话,我急忙把手指压在唇边,示意他不要说话,门外的人,这些连我在卧房的咳嗽声都能入耳的仆从,无论声音压得有多低,怕是都会被人听了去。

小七会意,也含泪看着我,张开嘴巴,无声的说了一句:“你受苦了。”

我的泪如雨下,紧紧的拉着他的手,他看着我手上的药布,皱着眉满眼都是询问。我咬着牙,故作镇定的大声说了一句:“这位大人既然说有宝物为本宫的孩子祈福,那便呈上来看看。”

他也立刻配合道:“还请娘娘过目。”

我抬手沾了杯中的茶水在桌上写到:师父现境如何。

他微微摇摇头,也写到:自当初离京寻你,便再无音讯。

我的心凉了半截,又开口与他搭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与外面的人听,手上却一刻不停的写着,我的泪没有一刻能停下来,我和小七要说的话真的太多了,只在桌子上写根本不够,过了半天,我才知道他是在师父失去音讯之后,为了寻找师父,也为了接近我一些,才隐姓埋名,化名言苘黎来到锡戎,筹谋了几年,终于得到了这样一个可以冠冕堂皇与我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