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故人(第2/2页)

老马缩身躲在暗处,趁那几个打前锋的飞快奔袭的时候,忽地直起佝偻的身子,一双手像铁钳一样扼住一个壮汉的脖子。那人叫都没叫一声,就猛地扑倒在地上断气了。借着忽明忽暗的火光,可以认清这个壮汉的发髻完整,一身短褂打扮,看起来是个汉人。

老马松了一口气,回头就看见那盏亲手所制的走马灯已经被人踩烂了,破败的镜面依旧折射出绚丽光华,却是再也捡拾不了了。

坊子里传出女人和孩童的尖叫,这里居住的大都是工匠和商贩,是赤屿岛防备最薄弱的地方。偷袭者显然也明白这点,几乎大部分的力量就聚集到此处。砍杀声、惊呼声、房顶茅草的燃烧声,坊肆里一时火光冲天。老马惶急地寻找着那道身影,周围却是刀光闪烁人影重重,佳人早已不知所踪。

偷袭者显然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长,飞快地有序分散开来,家家不落的开始掠夺财物。赤屿岛位置得天独厚,即便普通的岛民家里也颇为富庶。将夺取的财帛金银用包袱皮紧紧裹在背上,偷袭者准备撤离了。

蜿蜒的海岸线上,停泊了几艘小船。

偷袭者正准备按原路退出,忽然天际一时大亮。海边陆续升腾起高高的天灯,将这片海域照得恍同白昼。这种灯最早现于五代,是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的帽子,因而又称孔明灯。

数以百计的孔明灯悬在天空,徐直越众而出,笑着揶揄道:“听说棉花岛的黄老大每年都要到别的岛上打打牙祭,每回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自从我来了这边负责防务,就在想黄老大什么时候过来会会呀?”

棉花岛的黄老大是个身材矮壮的四川汉子,他抹着下颔笑道:“没得办法,谁叫我们没占到好风水,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岛上的父老还是要吃饭,只得到各处朋友处打打秋风。我保证我们没有伤人,只是稍稍拿了一点无伤大雅的小东西,用来换取过冬的粮食,往常毛大当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黄老大的言语风趣诙谐,好似真的是到朋友家里一游,身后那些肆虐的火光只是不知事顽童的劣迹。徐直也哈哈大笑,“按照您的说法,我还要欢迎您老人家时不时地来串个门啰!”

黄老大掂了掂背上的包袱,心里有些着急。知道再磨蹭下去,只怕这回带来的人都走不了,狠下一条心当头朝徐直射过去一只袖箭。徐直冷笑,这些草莽之流给自己下饭都不够资格,若不是想一网打尽,他何必放这些人上岛横冲直撞!

海边有夜枭哀鸣,徐直一挥手,趸船后、石阶后、坊墙后闪出数个手持火器的射手。黄老大瞳孔一散,就看到那些铁疙瘩放出璀璨的红花,胸口一痛后浓稠的血迹就像盛开的鲜花一样,姿态盎然地开始绽放在潮湿的沙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