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肆章 三甲(第2/2页)

宋知春使了大价钱定的位置果然好,正正对着二楼的热闹处。

傅念祖寒窗苦读十年,今日才感到稍许松快,和小五小六两兄弟站在一起兴致勃勃地看三甲斗诗。当筵赋诗的规矩颇大,不成则罚酒三杯。有时不是一人作一首诗,而是每人联诗两句作对子。也有时每人联一句凑成一首诗的,接不上则罚酒。

文人们自小就关在书房里,因其读书时讲究背诵养成了特殊的记性。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李杜诗苏辛词早已背得烂熟。口头行酒令往往随口引用其中的一些句段,东拉西扯左连右接,凑合而生新意,联续以成文章,非慧心难为。

那位浙江籍举子陈英印看起来年纪大些,便站起身第一个开口道:“单禾本是禾,添口也成和,除却禾边口,添斗便成科。谚日:宁添一斗,莫添一口。”这个酒令中规中矩,只能算是稳重。

一个十五六岁生得极好的半大少年站了起来,略略走了几步道:“单羊本是羊,添水也成洋,除却水边羊,添易便成汤。谚曰:宁吃欢喜汤,莫吃皱眉羊。”这句酒令却是颇有新意别有雅趣。

傅念祖见这少年才思如此敏捷,不由大感纳罕。心想难怪自己会名落三榜,单就这份应变就不如多矣。

小六挤了过来笑道:“这便是京中有名的神童刘知远,他自幼聪慧过人,听说无论什么样生僻的书,他看一遍就能强记于心。有一回他与同窗玩笑,同窗新作了一篇文章,本来得意至极。他只是大略看了几眼后道,这篇文先时是某某写的,他早就可以倒背如流!”

“同窗不信,结果这刘知远果然将文章背得一字不差。他那同窗一气之下,将新作的文章撕成两半,以为自己梦中所得的佳作不过是捡拾先人牙慧罢了!刘知远见人怒了,才将原委老实道出。”

傅念祖少到京城,对此种学院典故听得津津有味。正待细问,就见最后一位衣饰华贵的男子站起来大声道:“单莫本是莫,添犬也是獏,除却犬边獏,添手便成摸。谚曰:红袖招招,到处摸摸。”

大堂中的众人面面相觑久久不敢言语,没想到前三甲里……竟然还有这种天真得不谙世事的人才,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吟诵艳诗,这份胆识当真是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