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信函(第2/2页)

这间皇城根下的宅子她自成亲后就来得少,这内院还是第一次进来。这处内院一式三间,看着不大但是布置得富丽雅致。当门是一折七扇雕了山水人物的落地屏风,靠墙是一对红木四季花卉多宝格,罗列着数件羊脂玉或是寿山石把件,大迎窗前还附庸风雅地陈设了一张剔红漆面梅花书案。

徐玉芝暗自撇嘴,心想这老太监的家底真正是厚得很呐!去年跟常柏成亲时,这老太监拿了近五千两的私房银子出来置办嫁妆,按说待她不差了。可是照她来看,这么一个孤寡老人无亲无戚的,打发她的嫁妆应该还要厚上三成才是正理。

正在腹诽之际,那半开的书案抽屉露出了一个小小的纸角,徐玉芝鬼使神差地就走上前去扯了出来。

那是一封请托书,信中言辞恳切地诉说了两人多年的交情,又忆及两人的种种不易。后半页却是话题一转,说自己已过花甲膝下唯有一子,心气高远却时运不济。若是能得贵人相助,势必会一飞冲天。为此,愿将东顺大街三间铺面双手奉上……

信的抬头是徐翁,落款是淮安侯许思恩的私印。

徐玉芝兴奋得双手直哆嗦,她立刻明白这是一份不得了的东西,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她都清楚了。淮安侯的儿子要参加今次春闱,他为了儿子能够万无一失的得中,想到了在内廷一向有法子的徐琨,想提前知晓题目。但是今年皇帝改变了以往的命题方式,直到开考前两日都没有探出题目。

徐琨舍不得价值十万两的铺面,就使了法子将干女婿常柏和许圃的考舍安排在一起,又用重金贿赂维修贡院的匠人把两间考舍的地底挖通,用竹管相连并用油纸封好。等常柏拿到题目后用最快的时间写好,再将考卷通过地底的竹管交给许圃重新誊好。

一切都安排得甚好,只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常柏这个昔日的直隶府小三元发挥超乎寻常如有神助,一篇匆匆写就的考卷竟然进了前三甲。落在有心人的眼里便是火上浇油,即便无事也会整出此许事端来。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人家大费手脚就因许圃得意忘形,竟然连名下的文章都不能顺利背诵,以至于让心有不忿的落第举子告发,这才惹来轩然大波。

徐玉芝知道这是一份洗脱丈夫最好的证物,若是将这回封书信呈上,常柏至多被判一个被裹挟的罪名。这样一想之后,她迅速地将书信贴身收好,又对着镜子简单梳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强自平息了一下呼吸,这才打开刻了如意万寿藤的房门。

内室里拢着青纱帐幔的床榻上,袒胸露肚的徐琨毕竟年岁大了,在宫里当了一天差事之后又胡闹了一场着实累坏了。他咂吧了一下嘴唇翻了一个身子,和着三月煦暖的春风重新睡得人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