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风起边关(第2/2页)

话虽坚定,底气却虚。

连最险的关口,都已被攻破,别的怕不必说了吧?

众人面面相觑,各怀忧惧。

一旦坚信的东西不再,人们骤失安全感,更容易变得悲观。

早朝终于散去。

最失落的人是姜杞。他恨恨下朝,几乎想指天大骂。

该死的卫军,怎么就攻破了关?!而且据边报说,并没发生大战,甚至兵不血刃!

这真太诡异!

他一边愤恨,又想到了宇文渊。

数日之前,他还信誓旦旦,信心满满。不过一转眼,一切成空。

真是自己打嘴!

日后再见那混蛋,让他脸往哪搁?只怕那混蛋心里,正在嘲笑他吧!

这样绝不行!

他可是恭王,一旦太子死了,他就是储君!

虽说他受皇宠,朝野皆知,但仍要树立威信,让众臣拥戴!

他必须想个对策,解决了卫军!

只要立下大功,即使太子不死,废储另立,他也底气十足。

思及此,他不由微笑。

“准备几份请柬,分送几位一品。”他吩咐心腹。

“是。”

请柬送至相府。

王丞相不在,老总管接了请柬,正送去书房。

“老叔,我来吧。”小谢跑过来,很体贴,“您老歇歇,这点跑腿事儿,尽管指使我。”

“好,好。”

小谢跑走了。老总管远远望着,十分欣慰。

小谢这孩子,是自己侄儿推荐的,说相交很深,是个能干的好孩子。

果然不假。

自从小谢来后,自己省心多了。老总管捋着胡子,含笑走开。

书房中。

小谢已放好请柬,摆在最显眼处,以免王丞相太忙,一时忽略了。

他总是这么细心,即使再小的事情,也做得十分恰当。

相府上下的人,都很喜欢他。

小谢走出书房,出了相府。他还要去采买。

相府之中,无论大小事务,他都可以做,也都乐意做。但采买的时候,他会偷扣一点,接济寡居的姨母。

对于这件事,老总管知道,王丞相也知道,可他们从不戳破。

人无完人。

一个有点私心的人,才更像个正常的下人,也更让主人放心。

小谢又走入姨母家。

这是个小破院,缩在一条陋巷内。住在这里的人,都穷得要死,没人理睬他们,更没人注意他们。

这个角落的人们,已被繁华的郢都遗忘。

姨母就在房门口,坐着等他。

小谢却越过她,径往里走,只对她点了点头。

姨母也点头,仍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像尊门神,两眼看向外面。

小谢已进房内。

房内有个人,也在等他,是楚卿。

“叩见主上。”小谢下跪。

“起来吧。”楚卿看着他,微笑,“小谢,辛苦你了。”

“多谢主上关怀。”他站起身,十分激动。

潜伏郢都多年,他一直潜而不用。每天每年,过得像个普通人,几乎快忘了身份。

有时他甚至怀疑,自己这一辈子,还能否被用上。

如今,他终于被启用。

“主上,恭王姜杞下帖,明日在王府内,延请王丞相。据我探知,他还请了几人,都是当朝一品。”小谢回报。

“可知为了何事?”

“请柬上没说。但依属下揣测,多半有关战事。”

小谢想了想,又说:“恭王好大喜功,一心取代太子。他早想建功立威,却苦无时机。如今在他看来,也许正是时机。”

“他私聚重臣,郢主不问么?”

“不会。郢主很宠恭王,已视他为储君。大臣们对此,也心照不宣。”

楚卿点点头。

这倒是个良机。

这几个重臣,无论身份地位,都与左相匹敌。齐聚在恭王府,倒省了她的事儿。

“小谢,你在相府许久。王丞相此人,有可疑么?”她忽然问。

“就属下所见……没有。”

小谢思考着,慢慢说:“王丞相略保守,谨小慎微,一副忠臣姿态。就算有可疑,他也藏得极好,至少属下没发现。”

分析情报一事,最忌主观妄断。

身为暗部中人,他下论断很谨慎,也很客观。

楚卿沉吟。

她要找的人,正是个谨慎人。

那人能与左相买卖,能在军前献策,甚至能利用卫军。这样的一个人,必定十分擅于隐藏。

看来,想找出那个人,目标虽缩小了,难度却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