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人各有心(第2/3页)

姜枚半坐于榻上,看向一旁。

旁边,火盆很旺。姜檀拿着瑞碳,还不停往火内添。

“阿檀,别添了。殿内已够暖,再添就入夏了。”姜枚莞尔,轻声道。

“不行。如今时值深冬,寒气正重。皇兄太体弱,尤其受不得寒。”姜檀很认真,也很坚持。

又添几块碳,火更旺。

姜檀终于起身,四下一转,确定无透风处,才又走回来,在榻边坐下。

姜枚看着他,忽然笑了。

“皇兄笑什么?”

“没有。我只是在想,将来的平王妃,一定很幸福,但不知会是谁。”姜枚含笑,悠悠说。

阿檀是个好孩子。

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他虽饱受冷遇,内心却仍温柔。

这么好的阿檀,只望有个好女孩,能一生对他好。

“我哪会有王妃。”

姜檀一笑,淡淡苦涩:“我是鬼方氏,半个蛮夷。莫说世家贵女,就是平民女儿,谁会嫁给我?我只是个笑柄,仅此而已。”

“没那回事。”

姜枚暗叹,轻轻道:“世人多浅薄。阿檀,你不必在乎。嘲笑你的女孩,她们只见名利外衣,看不见你本人。似那种女孩,根本配不上你,你无须伤心。”

“嗯。”

“惟有穿透浮华,识清你本人,才知你的可贵。这样明澈的女孩,才值得你上心。”

“嗯。”

“所以,总有一个人,会真心对你好。你只要等,耐心等。”姜枚微笑。

他说得笃定,心中却在叹息。

当今乱世,天下纷争,人人都为名利迷了眼,谁能保一念澄明?那种人太难得。

不过,虽然难得,但他相信一定有。

姜檀笑了,眨眨眼,俏皮道:“如果人家识清了我,却仍不对我好。那我就拉她来,让皇兄开导。”

“好。”姜枚失笑,莞尔说,“阿檀放心,这事交给我。”

殿内暖暖。

二人相视而笑。虽在凛冬,却如沐春风。

这时,殿门开了,内侍走入。

一阵风吹进来,火盆顿时一黯。姜檀忙起身,去拨炭火,皱眉道:“开门小心些。”

“是,三殿下。”内侍捧着药,趋近说,“太子殿下,药好了。”

姜枚点点头,笑问:“看你一脸喜气,有何开心事?”

“不止奴婢开心,众人都开心。”内侍躬身,很兴奋,“捷报平传,卫军已疲了。我们正要发兵,收复失关。二殿下亲率……”

话没说完。

内侍惊觉失言,倏然住口,战兢兢看一旁。旁边,姜檀正在看他,目光很冷。

“你说什么?二弟亲率什么?”姜枚急问。

“没……”

内侍嗫嚅,低垂头,眼神游离。殿内并不热,他竟流下了汗。

忽然,姜檀叹口气,挥挥手:“你下去吧。”

“是。”

内侍走了,殿内又剩二人。

姜枚看着幼弟,忽然说:“阿檀,你有事瞒我。”

“嗯。”

姜檀点点头,坦言:“这是二皇兄交代的,为了不让皇兄担心。”

“你们瞒住我,我就不担心?”

姜枚苦笑,摇头道:“阿檀,我这个郢太子,虽已有名无实,但我关心国事,与身份无关。我一病至斯,如同废人,面对国家安危,再也帮不上忙。但于存亡危难,我必须知道。我可以病弱,但不能浑噩。这是我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清醒地活,清醒地死,绝不麻痹自己,沦为行尸走肉。”

他说着长叹,似很悲伤:“阿檀,我本以为,你会明白我。”

“我明白,所以更担心。”

姜檀看着他,坚定道:“对我而言,世上只有皇兄,是我唯一的亲人。无论如何,我不会让你有事。”

“可是,怎样才叫没事?”

姜枚也看着幼弟,反问:“有事无事,只在人之所感。身有禁锢,心无樊笼。阿檀,你明白吗?”

姜檀沉默了。

殿内寂静。

炭火已黯淡。红火苗渐尽,只余灰烬发白。空气已渐冷。

姜檀轻叹一声,终于说:“恭王挂帅出征,讨伐卫军,收复失关。”

“什么?!”

姜枚大惊:“父皇答应了?”

“起初不答应。但二皇兄坚持,且很自信。父皇终于被说服,答应了。”

姜枚失神。

这可怎么好?!

二弟自幼娇宠,哪里打过仗?!万一有失,郢国的未来托给谁?

自己命不久长。阿檀的出身,又难以服众。二弟身系一国,怎么如此轻率!

“可有劝回的余地?”他问。

姜檀笑了,却是苦笑:“劝父皇?谁去劝?皇兄,是你还是我?父皇又会听谁的,是你还是我?”

姜枚黯然无言。

父皇只听二弟的,至于他俩,想也不用想。

又一阵安静。

“二弟……已走了么?”

“还没。”

“几时走?”

“明日。”

姜枚点头,慢慢说:“阿檀,你替我捎句话。告诉二弟,务必平安归来,我会在东宫相候,等他回来,承袭太子位。”

“皇兄!”

“就这样说。”

姜枚摆摆手,打断他:“希望这一句,能约束二弟,让他以安危为重,别轻身犯险。”

“知道了。”姜檀无奈。

顿了一顿,他忽然认真说:“皇兄,我也有一句话,必须告诉你。”

“什么?”

“配当太子的,只有你。配为天子的,也只有你。”

他注视姜枚,十分认真:“皇兄温柔宽仁,似你这样的人,才配做万民之主。皇兄,你应该君临郢国,君临天下!”

“阿檀……”姜枚一愣,失笑。

君临天下?为万民主?凭他一个病入膏肓,行将入土的人?

果然是孩子话。

唉,阿檀这个傻孩子,真是……太可爱。

“好,好,我了解。阿檀,火快灭了,去加碳吧。”姜枚笑道。

他真很开心。阿檀的孩子话,让他心内暖暖。

翌日。

郢都上下振奋。

因为,大军要出征了。失掉的边关,终于要收回了!人们欢声雷动。大军还没开拔,已在期盼凯旋。

姜杞入太庙,拜将,假黄钺。

大军浩荡出城,百官送行。姜杞坐在马上,慷慨激扬。

这才叫天威!

三军簇拥,旌旗招展。一去边关远,沙场立功还。

这才是他要的!

他一人俯视,众人仰望。天子亲征,也不过如此了。

他微笑,志得意满。

可就在这时,他看见一个人。那人杂在人群中,正往这边挤。

是老三。

那鬼东西来做什么?!

姜檀已经靠近,身后跟个内侍,端了一只酒壶。

“二皇兄,大皇兄让我过来。”姜檀来到马前,仰头看着他,“大皇兄有句话,要对二皇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