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焕新光(第3/3页)

入了冬,太后于御花园邀禹王府王太妃赏梅,新帝也于花萼双辉楼设素席,邀唐楼共饮。

“母后的嘴里天天都念叨你的亲事,今天母后和姨母赏梅,肯定也少不了要议你的亲事,只怕你一出了孝,就该指婚了。你倒说说看有没有心仪的哪家闺秀,朕这个做哥哥的,也好给你指一房你乐意的婚事,否则日后母后乱点鸳鸯谱,朕可就管不了了。”新帝与唐楼从小一处长大,情意连胞弟都无法可比,对唐楼当初的家事也至为清楚,知道他于正妃去后,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如果此次赐婚不能赐个想得的姑娘,只怕伤了他的心,于国于己都不见得是好事。

唐楼沉默了片刻,终还是开了口,此事在他心间萦绕数日,可一想到如果要看着楚涟漪另嫁她人,真比杀了他还难受,他自认于此一事上,绝无成人之美的大度。

“臣看着楚尚书府的十二姑娘还颇为可意,还请皇上能成全。”唐楼闷闷出声。

新帝见唐楼闷闷不乐,脸色毫无喜色,心思难免就想偏了。当初的硬骨头楚尚书为何忽然就变了风向改投自己,新帝一直未明原因,今日见唐楼求娶那楚尚书被退亲的姑娘,顿时恍然大悟。

自己这表弟只怕是与楚青全做了交易,真是委屈了他。如此的人才,却要配那声誉不佳的老姑娘,自然郁闷。

只是目前朝基未稳,正是拉拢人心的时候,却不能对那楚青全有何作为,新帝只能拍拍唐楼的肩:“你别发闷,朕明了你的苦心。按律,如果朕赐楚尚书的女儿与你为正妃,他就该避嫌外调,只怕他眷念权位,未必肯受旨,即便是他接旨,朕另赐你美婢良妾就是了,朕赐的妾,那楚姑娘总不好发作的。”

唐楼瞧着新帝,却知道他误会了,可其中情由却由不得人说清,“可不敢,家里女人多了,管东管西,越发让人烦恼,还是清净些好。”

唐楼此话说来半真半假,可从他纳董氏为妾后,楚涟漪不听解释,两个人越行越远,他就知道这纳妾一事定然是万万不可的,如果皇帝真的再赐美婢良妾,真还不知涟漪会恼成什么模样。

新帝见唐楼如此,也不再说这些话。

第二日新帝招楚青全问事,暗示了想赐婚禹亲王与他家的十二姑娘的意思,但也并不反对楚青全拒绝。

次日楚青全便上折请致仕,他年岁不大,用的理由是身有隐疾,无法再侍奉御前。楚青全从自己的原配去世后,便心若死灰,早就想抛开红尘,在妻子的坟畔筑庐守墓,只是一直放不下楚府和自己唯一的女儿。

好在如今老四也成才了,官居三品,涟漪的婚事他也极放心,以后有禹亲王照看,想必楚府也并无太大风波。自己如今致仕,只怕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新帝挽留再三最终还是允了楚青全所请,恩准以朝廷俸禄荣养天年。

翌日,宫里传出太后懿旨,赐婚禹亲王与前礼部尚书楚青全之女楚氏十二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