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9章(第4/7页)

如今,宋嘉让不告而别,宋嘉言竟说不出心中是个什么滋味儿。

伤心牵挂有一些,但并没有宋嘉言想象的那样心痛如潮水将她吞没的痛楚。宋嘉言甚至觉着,宋嘉让一走了之,若能在青山绿水中放开胸襟,未必不是一条生路。

人生,哪怕再艰辛困难,只要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宋荣又与宋嘉言说了翠蕊与李云鹤的事,不必三堂会审,翠蕊早便泪流满面地招了。她与李云鹤成亲数载,夫妻也算恩爱,孩子生了好几个。翠蕊当初就是孤零零一个人被卖到宋家,余者再没有半个亲人。幼子丢失,绑匪的条件很简单,就是令翠蕊将宋嘉让的事透露给宋嘉言。翠蕊为了幼子安危,在宋嘉言跟前漏了风声。

自宋嘉言有孕起,李云鹤便被宋荣派到西山别院给宋嘉言安胎,翠蕊的事,李云鹤并不知情。宋嘉言直接命人处死翠蕊,然后就命李云鹤归家了。

李云鹤想到翠蕊临死前不可置信的模样,竭力地嘶喊:“大姑娘素来心善,定会原谅我,明白我的苦衷的!我是没有办法啊……”之后一杯鸩酒灌下,就此断气。

大概翠蕊心中的大姑娘还是少时那个遇事云淡风轻、付之一笑的宋家大姑娘宋嘉言吧?

多年谋算,济宁堂与宋家的关系,真正亲近便是自他娶了翠蕊起。后来,他能来山上为宋嘉言安胎,未必没有翠蕊的原因。却不想,成于斯,败于斯。

望向远方的天高云淡,李云鹤一声轻叹。

宋荣两个儿子俱都远走,方谅挨了杖刑,再遭流放。两败俱伤。

帝都人的眼睛依旧关注于宋嘉言的西山别院,原本宋荣想让杜月娘留下照顾宋嘉言的身体,宋嘉言却是不放心宋荣。哪怕是个铁人,面对宋家如今的境况也没有不伤心的。

宋荣并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他一直坚持只生嫡出子女,对子女教育何等用心。如今两子远走,为了把宋嘉让的事瞒住老太太,宋荣连亲娘也骗去了福闽。杜月娘为人细心温柔,聪明体贴,这个时候,杜月娘自然明白要怎么做。宋嘉言道:“爹爹莫要总是担忧我,家里事务不少,太太刚刚扶正,一切都不熟悉。没有一个妥当的人照顾爹爹,我断难以心安。”

宋荣拍拍女儿的手:“我知道了。你好好儿的,莫要多思多虑,有我在。”

宋荣是个聪明厉害的人物,不然,他也没有今日。

他对女儿会娇宠一些,但,他对两个儿子的冀望绝对不是两个女儿能比的。

不想,他自负大半生,两个儿子没有调教好,最肖似于他的,竟是宋嘉言。

宋嘉让、宋嘉诺走了。不论是出自什么样的原因,他们走了,退了,也败了。

宋荣所欣赏的从来不是这样的人,他真正激赏的是宋嘉言的性子,平地起势,百折不回,天崩地裂,岿然不动。离开退缩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坚持才是最艰难的选择。

唯有坚持,方有转机。

宋嘉言等来了她的转机,宋嘉让、宋嘉诺将来会走向何方,只得看命运的安排了。

杜月娘出身平平,刚被扶正,眼前摆着的,就是宋嘉言的立后大典了。

立后不同于选秀纳妃,一顶小轿送进宫中,从此贵贱各安天命。

立后,是皇上正式的迎娶。三媒六聘,各种礼仪规矩,一样不能少。不但内务府要赶制皇后的大礼服、皇后的金册,还有送给皇后家的聘礼赏赐,另外皇后的凤仪宫空旷已久,必要重新装潢,才能让新皇后入住。

宋家更不得清闲,不管小纪氏怎么死的,死了多久,尊不让卑,该立后还得立后。宋家该有的喜庆,一样不能少。好在小纪氏的死因颇有几分不名誉之处,宋荣心中并没有什么悲伤,他唯一后悔的就是当初不该迎娶小纪氏进门儿。

宋嘉言要做皇后,相比于小纪氏不名誉的过世,实在是万千大喜了。

与皇家结亲,不但皇家要忙,宋家更是忙。

宋嘉言先时的嫁妆已经很丰厚,不过,那是嫁方二的时候。如今二嫁做皇后自然又有所不同,宋嘉让宋嘉诺一去不知何处,宋荣干脆又给宋嘉言添了一笔。还有各种亲戚朋友,甭看宋嘉言与昭文帝刚刚事发时,真正担心宋嘉言的没几个,但宋嘉言就要做皇后了,上赶着来添妆的,不知多少。

杜月娘实在力有不逮,宋荣干脆请纪闵来家帮忙。又有辛竹笙的妻子许氏自告奋勇地前来帮衬,管事奴仆各自卖力,一切都算井井有条。

宁安侯又把李行远派来给宋荣跑腿儿打下手,李宋两家的亲事虽未成,但宋嘉言这样的本事,宁安侯现在芥蒂全消。

西山别院。

宋嘉言对李睿道:“劫持翠蕊儿子的那些人还没露面,不会这样顺利的。”不说别处,宋家与承恩公府,已是死仇,更不必提宫里宫外那些想要对她不利的人。

李睿道:“皇上已经加派了人手。”

宋嘉言道:“总不能这样被动。”说着,宋嘉言与李睿低语几句。

李睿略一点头,转身去办了。

外面的事暂可不提,后宫之中,自从昭文帝颁下立后诏书,就多了几许微妙的气氛。

原本虽然戚贵妃位尊,依旧不过贵妃之位。哪怕戚贵妃代掌凤印,执掌宫务,但贵妃就是贵妃,永远不是皇后。如今,后位空悬多年之后,昭文帝忽然就要立后了。皇后,一国之母,名正言顺的后宫主人。

别人的滋味儿尚不可辨,宋嘉语已是缠绵病榻许久。不仅仅是因为宋嘉言将要入主凤仪宫,母亲的死,宋嘉语已经悉数知晓。

入宫这两年,宋嘉语早不是当初于内宅沉迷于琴棋书画、天真懵懂的小女孩儿了。母亲突然过世,这是谁动的手?宋嘉语想宣召家人进宫,结果,连老太太都去了福闽二叔处,家中已无适当的人进宫。哪怕宋嘉语再无知,她也明白,家族的支持并不在她的身上。

依宋嘉言的本事,又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娘娘,父亲支持宋嘉言才是明智的选择。那她与她的儿子该怎么办呢?

宋嘉语心中存了事,昭文帝对她的宠爱大不如前,无人开解,渐渐地就成了症候。开始只是身上发懒,如今,竟是连起身都难了。

宋嘉语是宋嘉言的亲妹妹,人家姐妹之间的事儿,自是人家姐妹的事儿。如今这个节骨眼儿上,谁会亏待宋嘉语呢。

戚贵妃更是将药材补品不要钱地送来永安宫给宋嘉语养身子,方太后听说宋嘉语缠绵病榻,也亲去瞧了她一遭,还打发了宫人安慰了宋嘉语半日。方太后实在堪比灵丹妙药,第二日,宋嘉语便能起身了,也算一大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