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细花流新主(第2/4页)

“人间凡品,自不能与瀛洲仙品比肩,上仙不习惯也是有的。”公孙策很快便恢复了惯常的沉稳机变,轻轻将茶碗搁在桌上。

碗底触及桌面,发出轻微的磕碰之声。

这磕碰之声似乎吸引了温孤苇余的注意,他饶有兴味地看向茶碗,伸手拈起茶盖,拿茶盖一下下触叩杯沿。屋内异样安静,触叩之声听来分外刺耳。

温孤苇余终于开口了。

“此趟前来,一是因为我新掌细花流,于情于理都要来开封府走个过场;二来……”说到此处,略略一顿,绯色的唇角微微上挑,“二来我对端木门主之前的作为并不十分赞同。”

“愿闻其详。”包拯不动声色。

“都说开封府掌世间法理,细花流收人间鬼怪,各有专攻,无须借鉴,互通往来更是多此一举。端木门主若不是之前和开封府过从甚密,恐怕最后也不会贸贸然插手梁文祈一案,最终无法毕细花流之功而折返瀛洲。”

“因此,我温孤率下的细花流,专职收服精怪,不会与开封府之人夹缠不清。此次登门,就是想与包大人将话挑个明白,日后细花流在开封出入,只为收妖,与收妖无干之事一概不理。若是遇到开封府官差办案,细花流门人能闪就闪能避就避,绝不会挡了人家的道;反之……包大人总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自然明白。”

什么开封府官差办案细花流门人能闪就闪能避就避,你是想绕着弯儿说让开封府不要碍细花流的事吧?

“那就好了。”温孤苇余微微一笑,“把话说明白,以后便少了很多麻烦。”

少了很多麻烦?不不不,麻烦才刚刚开始。

很多命案,表面上并看不出是精怪作祟,难免与细花流频起冲突,这冲突明明可以息于口角,却往往因为细花流的张扬跋扈而升级。有一阵子,开封府不少官差总是鼻青脸肿。

不止一次,公孙策告诫张龙、赵虎他们:“不要跟细花流之人起争端。”

“公孙先生,你以为是我们起的争端吗?”赵虎好生委屈,“你是没有见到细花流之人多么嚣张跋扈,我们忍气吞声任人讽刺,是他们出言辱及包大人和展大哥,我们这才出言喝止……”

公孙策无言以对。

事实上,人人心里都明镜一般透亮,端木翠在时,细花流对开封府秋毫无犯甚至礼遇有加,换了温孤苇余,就恶化至这般田地。一朝天子一朝臣,细花流只是俯首听命的一干朝臣,那高高在上的“天子”,才是细花流的行止俯仰所向。

只是,展昭不明白,温孤苇余为何这般厌恶开封府?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展昭回头看时,却是一个红衣女子,正往晋侯巷过来。此刻雨尚未歇,那女子只将纸伞握在手中,低头似是想着什么,全身上下俱已湿透仍是浑然不觉。快至巷口时,展昭往边上让了一让,那女子这才发觉巷口有人,抬起头来。

展昭低头看时,见那女子面貌甚是清秀,鬓发俱被雨水打湿,杂乱贴于面上,却更显楚楚动人,只是眉宇间颇多惆怅,似乎有事郁结于心。

那女子看到展昭时,低低咦了一声,面上现出又是讶异又是欣喜的神色来,道:“你……你是……展大人?”

问得颇为忐忑,连展昭都听出她语气中的不确定来。

展昭不提防那女子竟认识他,有些错愕,仔细看那女子,确信并不认识,笑道:“在下正是开封府展昭,姑娘是?”

问话之时,不动声色将伞盖向那女子倾了过去。

那女子先时浑身都被雨淋湿尚不自觉,此际展昭帮她覆伞,她却立时察觉到了,只觉心中一暖,抬头看了一看,柔声道:“展大人,谢谢你啦。”

展昭原以为自己做得不露痕迹,听那女子点破,不觉有些窘迫。那女子道:“展大人,我叫红鸾,你或许不认识我,我却是认识你的……温孤公子执掌细花流之后,换掉了大部分以前的门人,能够留下的只有些微几个,我便是其中之一……我从前是跟随端木门主的。”

展昭听她提及端木翠,只觉得五味杂陈,一时间思潮翻滚,竟说不出话来。

“展大人,我们都知道你和端木门主是极好的朋友,门主在文水出事之后……”红鸾语至中途,忽地看到展昭神思惘然,似是心神缥缈,旋即停住话头,不安道,“展大人,是否我说错话了?”

展昭一怔,这才反应过来,微笑摇头:“这么晚了,红鸾姑娘早些回去歇息吧。”

语毕,明知这般离去有些不近人情,还是抱歉地冲红鸾笑了笑转身离开,走得一两步,又停下步子向红鸾道:“淋湿了容易着凉,姑娘多爱惜自己。”

红鸾愣了半晌,这才反应过来展昭是让自己打伞,下意识握紧手中油伞,只是点头,见展昭走远,忍不住出声道:“展大人。”

展昭停下步子,就见红鸾急步过来,咬了咬嘴唇,低声道:“展大人,如果可能的话,不要再与细花流起冲突……开封府决讨不了好处的。”

展昭心中一凛,眉目间渐现犀利,道:“红鸾姑娘,你的意思是……”

红鸾向周遭看了一看,现出局促之色来,压低声音:“我也不好多说,温孤公子他……总之,展大人,你小心便是。”

说完,也不待展昭回答,快步向巷中去了。

展昭思忖了片刻,本待原路返回开封府,走了一两步,忽地折返向西。

算起来,也该去端木草庐看看了。

当初,端木翠前往鲁地寻找易牙留下的锅,临走时说:“展昭,帮我看着点家,没事过来看看。”

这是端木翠嘱托过的。

温孤苇余卧房的灯还亮着。

红鸾的心没来由地一沉,犹豫了一回,悄无声息地退向后院。

就快跨过月亮门时,身后忽然响起了低沉的声音:“怎么,就这么怕我吗?”

红鸾僵在当地,良久才缓缓回过头来。温孤苇余正站在卧房门口,远远地看着她。

卧房的烛光晕着微黄,将温孤苇余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莹润。

“门主,”红鸾的声音有些微的失措和张皇,“我以为这么晚了,门主已经睡了。”

“是吗?”温孤苇余面无表情,转身退回了卧房。

门却没有关上。

烛光下,温孤苇余用丝帛细细擦拭焦尾琴,案上供着的檀香余烟袅袅,纯香满室。

红鸾立于门侧,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良久,温孤苇余抬起头来,向红鸾道:“过来,之前教你的那首《竹溪曲》,弹与我听。”

红鸾嗫嚅道:“我……我弹得不熟。”

“那便多弹几次好了。”

琴音起,纤指拨朱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