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灵魂状态(第2/2页)

他再次闭目养神,同时开始在脑中一遍遍演练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他在寻找感觉。

这种感觉稍纵即逝,比呼吸还要快,比眨眼还要快,用灵光一现来形容毫不为过。

经过了十几次的尝试之后,他终于成功了。

这一次,目标区域在头顶那个遥远的光点附近,进入‘存在’状态的时间也是最久的一次。

三秒钟,他便移到了距离光点区域将近一千米左右的距离了。

‘存在’状态还在持续,如果此时,存在消逝的话,他会受到巨大的反推力,在一瞬间跌回原来的位置,甚至是更深的地方。

他没有执念,没有焦虑,没有强迫。

他的脑中没有思考,他的意识毫无波澜,他整个人像是透明的。

‘存在’状态在持续——

六秒钟之后,他距离光点的距离只有三百米左右了!

此时的光点已经有门那么大了,从尺寸和形状上来看,毫无疑问,这个蓝色漩涡光门正是将他吸进来的那道门。

六秒钟的存在状态已经是他体验过的最长最长的极限了。

他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

有可能下一瞬间,‘存在’就不在了,那么他将功亏一篑。

这一次的机会无比重要,应该是最好的一次机会了。

他不能失败!

可是……失败与成功在他的脑海中其实并不存在。

失败是担忧和焦虑,成功是期待和激动,这一切都是虚幻,都是关于未来的猜测和假想,完全没有意义。

只有当下这一刻才有意义!

就在这一瞬间,没有时间概念,没有过去未来,没有生,没有死。

只有——存在!

‘存在’状态还在持续——

九秒钟之后,他距离那个光点只有三十米左右的距离了。

这是最关键的一段时间。

下一秒钟,他有可能靠近那个光点,也有可能被强大的具有毁灭性的反推力直接推到深渊底部。

一秒钟可以很短,眨眼即逝,也可以很长,它有六十毫秒,每一毫秒,都至关重要。

这一秒,像是一个世纪那么长。

粉无常眯着眼睛,他的眼里能看得见东西,可又看不见东西,所有的东西都进入了他的视野,可是并未进入他的思维,他没有对那些东西进行判断,没有给它们贴标签,它们仅仅是‘存在’状态中的一些风景点缀而已。

心不动,天地宽。

零点五秒过去了。

粉无常距离光点只有五米不到的距离。

此时如果‘存在’状态消失,那股反推力估计有可能将粉无常的思维和意识撕成碎片。

可此时,他的内心没有恐惧,没有担忧。

‘存在’状态就是如此,一切情绪在这种状态之下都不复存在。

又是零点五秒过去了。

他靠近了光点,与光点近在咫尺。

此时的光点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的东西,说它是门也像门,说它是桥也像桥。

它的内部有很多的介质在流动,五颜六色,层层叠叠,如同很多颜料混合在一起。

每隔一小段时间,它就像是人类呼吸一般,整个光圈扩大一圈,然后当它缩小的时候,很多介质就流了进来,同时巨大的反推力也随着它的缩小而出现,一圈圈的波纹也正是这时生出来的。

粉无常靠在光点边上,眯着眼睛看着它。

此时,在他看来,这个神奇的光点跟他之前看到的所有的东西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仅仅是‘存在’状态中的一个点缀而已,没有名字,没有标签,没有特殊的功能。

它的种种神奇在‘存在’状态中,荡然无存。

粉无常继续处在‘存在’状态中,这次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十五秒,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时间长度,即使一些专门接受过训练的人也很难一下子维持这么长时间。

粉无常的一只胳膊伸进了巨大的蓝色光点中。

‘存在’状态依旧在持续——

他半眯着眼睛,能够看到所有东西,可是又看不到任何东西。

他没有身体和思维的羁绊,没有喜怒哀乐的情绪。

‘存在’状态中的人,如同上帝。

他通过不操控一切来控制一切。

他的一条腿伸进去了。

他的脑袋伸进去了。

巨大的光点内,波光粼粼,一点一面都暗藏玄机,如同囊括整个世界。

介质在里面眨着奇特的眼睛,看着这个逆作用力游进来的东西,它们既感到吃惊又感到疑惑。

它们用思维无法找到这个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现象的答案。

因为这个现象没有答案。

它自己既是问题,又是答案。

时间继续前行。

存在继续保持。

半眯着眼睛,看与不看,皆在内心。

他的整个身体都融入进了蓝色光点中。

伴随着光点的一次强烈的呼吸,它的范围迅速扩大。

粉无常在这次扩大的过程当中,在无任何外力的推动下,沿着一条蓝色的通道,朝前滑行。

所有的介质都沿着与他相反的方向极速奔驰。

唯有他,逆向行进。

前路如何,不知道。

没有生,没有死。

存在,即所有。

粉无常在无思考状态之下,恍恍惚惚之间,有些东西在他的意识和思维之外,逐渐形成,这些东西跟他之前思考的东西统一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新的思路。

有个声音在说话,那不是他的声音,可是又像是他的声音。

他听不见,可是又能够听见。

“或许,人死后,灵魂的状态,即是存在的状态。”

“这世界本无鬼,只不过是偶尔从‘存在’状态中脱离出来的灵魂在作祟。”

“在灵魂的世界中,存在是正常,脱离存在是不正常,正好与人类的现实世界相反。”

“存在,是哲学状态。”

“灵魂,是鬼学状态。”

“存在的尽头是灵魂——”

“那么,哲学的尽头,是鬼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