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第4/6页)

“阿巩,吃。”娃娃仰头对阿巩甜甜的笑,小手里握着一颗大大的樱珠,往阿巩嘴里塞。

“哎哎!皎皎小娘子真好!”阿巩受宠若惊的收下娃娃手里樱珠,樱珠便是在时节也是珍贵稀罕的果子,更别说在这种数九寒冬了,要不是大娘来看二郎,二郎也不可能吃到这种果子,阿巩哪里敢吃。

“皎皎给你的,你就吃吧。”高严说,除了肉他对任何蔬水果都不感兴趣。

“老奴谢二少君赏。”阿巩连声谢赏。

“这料子——”高丽华若有思索的摸了摸。

“怎么了?”高严问。

“这不是从崖州进贡的吉贝布吗?太后前段时间赏了我一匹,说这料子轻软,又比软绸还透气,最适合冬天做寝衣。”高丽华正容问:“阿严你老实告诉我,这孩子你从哪儿找来的?”

这孩子身上穿的料子分明和太后赏她的那匹吉贝布一模一样,吉贝布在上进之物中也属于罕见,这种顶级的布匹一年也就进贡那么二十来匹,宫里的贵人都不够分,高家也算是生活豪奢的豪门显贵了,也不会拿这种布给小奶娃娃做小衣,小娃娃一天一个样,新做好的衣服别说来年了,就是几个月后就不能穿了。这个孩子的身世绝不简单,可高丽华又不曾听说这几日有哪家丢了孩子。

“门口捡来的。”高严说。

“你当我傻子吗?”高丽华没好气道,要是在门口都随便捡个奶娃娃,他这里早人满为患了。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了?她真是我在门口捡到的,她就趴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块小石头,在不停的敲门。”

“打听到是哪家的孩子了吗?”高丽华问。

“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叫皎皎,家里有父亲、姑姑还有祖母。”高严说,“我这几天让老鲁去外面暗地里打听了,问问有没有大户人家走失了孩子。”高严没说这个举动他只让人做了一次就没再做了,他打定主意了要养皎皎一辈子。

高严让娃娃躺平睡好后,唤阿巩给自己打水,“时辰不早了,阿姊你不回宫吗?”

“我今天回行宫。太后寒腿又犯病了,半个月前就去汤泉行宫养病了,今天是她让我先来看你的,我马上要走了。”高丽华也在行宫陪了太后半个月,太后不知道接到了什么消息急着回去,高丽华作为新妇也不敢随意打探宫廷消息,只隐约知道此事跟她小姑子有关,据说连皇帝和太子都惊动了。

“嗯。”高严应了一声。

“你这里不方便,让我把皎皎带走吧。”高丽华说,“你一个男孩子,怎么会照顾人呢?”她是私心想玩玩这娃娃,她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乖巧的小娃娃。

“她这几天都是我照顾的,怎么不能照顾她呢?她晚上还要起来喝水,你会喂她吗?天这么冷,还要小心不能让她着凉,你要是说交给下人照顾就算了,皎皎晚上看到陌生人会哭的。”皎皎晚上睡着后都是一觉睡到天亮的,根本没有那么多事,高严为了让姐姐打消主意,故意说得麻烦。

“好吧。”高丽华看出了弟弟压根不想让自己带走娃娃,“她要是找不到亲人,你想领养她的话,等过了元旦带她回建康,我让人给她办户籍。”高丽华也心疼弟弟一个人在农庄没人陪,要是这孩子真找不到亲人让她陪阿严也好。

“好。”

“等过段时间,我和耶耶说说,让他把你接回家里去,你也八岁了,该进学堂了。”高丽华低声对阿弟道,一面是自己亲爹,一面是自己弟弟,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尽量让两人矛盾缓和。宫侍们又催促着自己要出发了,她安慰了弟弟几句后,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她入宫后要不是还有太后看顾,她根本不可能出宫看阿弟。

高严沉默的看着阿姊离开,目光落在已经睡着的陆希身上,没关系他也有皎皎陪了,但是此时的高严没有想到,在阿姊走后不久,皎皎的家人就找来了。

当晚一更刚过四点,建康城宵禁的暮鼓已敲响,各坊市的大门紧闭,街上空荡荡的,间或有更夫瑟缩提着灯笼、敲着梆子报更的身影,更夫有气无力的报更声,显得建康城越发的寂静。巡街的兵丁们顶着寒风在建康城巡逻。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众人大惊,连忙侧身回避。

“这么晚还能出门,他们是哪家的?连着好几天了,怎么都没人管?”一名巡街的兵丁惊讶的问。

“谁敢管?”小头目斜了下属们一眼,“这么晚还能得了圣上的手谕骑马出城,我们大宋朝能有几家?”他下巴微微一抬,指着不远处一户大门正对大街,其偏门、侧门已经打开,不断有人进出的豪宅道:“看到门口的双戟没?”

“难怪!原来是陆家!”众人看到门口插着双戟顿时恍然,原来是陆家弄出来的动静,那就不奇怪了。吴郡陆氏是本朝的第一世家,吴郡陆氏自先汉起就是累世官宦的江南大族,承传千年、历经数朝不倒,历代高官名士辈出,素以“经史之学与诗文风流兼美”著称,陆家历任当家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文坛领袖。如今的陆氏家主陆琉为高邑公主的驸马,高邑公主是太子郑启同母的胞妹,下降陆家时皇帝要求女儿“妇事舅姑如父母”,有了公主府就不能天天晨昏定省了,故只在陆府门前列了双戟,也示陆家尚主。

“这陆家是出什么事了?怎么这么晚还出动这么多人?”另一名兵丁问,“这几天白天也是,整天有人在各坊间找人,连禁军都出动了。”在建康城里找人哪有这么容易,禁卫军都出动了两万了,还是一无所获,若不是这些天陛下跟太子好好的,大家都要怀疑宫里出了什么大事。

“管着多干什么?这大户人家的事多着呢!”小头目打了一个喷嚏,还是早点巡视完,回去喝壶热酒。

“也是。”这些兵丁几乎都是目不识丁之人,可能在京城巡街的,哪个不是人精?看这架势也知道是出大事了。

而城门口守城的军士,一早接到了宫中急令,一骨碌的从城墙旁的小屋滚出来冒着寒风,将城门飞快的放下,重重的城门才落地,一队骑士就疾驰而过,军士等骑士离开后再次关上城门。

“你说闹了这么多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等回到生着火盆的小屋后,两个关城门的小兵一边热着酒,一边闲聊道。

“是陆家丢了孩子吧。”一人拣了几颗花生吃。

“哪个孩子?”另一人下意识的问。

“还能是哪个孩子?如果是小的那位,现在建康城早翻天了!”那人丢了一颗花生入嘴。

“是萧家那位生的?”另一个人轻声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