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退亲(第4/5页)

他摸了摸后脑勺转过身,“得了,我不说了。”

她松了口气,盯着算盘珠出神,半晌道:“我想请个旨,上行宫管事去。”承德和盛京都有内务府的分支,只要皇帝到的地方,绝少不了他们这些人的存在。与其在京里煎熬,不如上外头避一避,一样办差,心境能更清朗些。

谁知她阿玛一口就回绝了,“是好汉就该迎难而上,你当了逃兵算什么英雄?”

她无可奈何说:“我不是好汉,我就是个姑娘。”

可能在述明的印象里,这个闺女能顶大半个儿子,他已经感觉不到她的性别了,好汉长英雄短的要求她。加上外头的人不像紫禁城里的这么服管,一个女孩儿背井离乡,万一遇着难题谁给她帮忙?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在京里呆着吧,哪儿都不许去。

“叫那起子浑人打击一下儿就要撂挑子,你就不想想你的老父老母?不说给咱们长脸,至少别给咱们扫脸。给我打起精神来,把腰杆子挺得直直的,不是他们不要咱们,是他们高攀不起咱们!”他吮唇琢磨了下,“抽个空儿,上豫王府瞧瞧去,你那容实把人打伤了,你去慰问慰问,是你的道理。”

她高声说:“我不去,我就没道理了,要去您去!他害我还不够,我再去探望他,除非我的脊梁断了!”她把算盘一推,“今儿账算不成了,劳您驾,您替我一回,我上景祺阁瞧郭主儿去了。”

述明嘿了一声,她已经撩袍出大门了。

天是真冷,宫墙上欹伸的枝叶都开始焦黄飘零了,北京的冬天总是来得又爽脆又激烈,十月已经冻得伸不出手了。抬眼远望,半空中凝结了一层昏黄,仿佛冻住的肉汤,随时可以倒扣下来。

说不定要下雪了,她呼出一口气,在眼前弥漫成云。心神再恍惚,差事还是要办的,她边走边思量,宫妃们的手炉都送去了吗?地龙子供暖都还好吗?走到乾清门前,见十口太平缸缸沿上都结了冰,她伸手敲了敲,笃笃地,冰层还很厚。

她着了恼,上掌关防处找管事的问话,“烧缸的人哪儿去了?外头缸里结了冰,你们还两眼瞧天呢!出了事谁负责,横是都不要命了?”

冬天烧缸是非常要紧的,阖宫共有三百零八口大小水缸,是专门用来防火的。北京入冬后冻得厉害,后海上能跑车,缸里更不用说了,因此必须时时加热,以防储水凝固。掌关防处有太监专事负责烧缸,要追究起来目标很明确。管事的一听骇然,忙传人问话,结果那个太监不在,据说一早上尽找恭桶,拉稀拉得人都不认识了。

颂银冷笑一声,对那管事的说:“我只找你说话,既然病了就该找人顶替。你的差事要能办就办,办不了即刻开革,用不着大总管,我就可以办你。”

管事的吓傻了,一叠声道:“奴才睁眼只顾忙各处领炭了,疏忽了太平缸,万请小总管担待,下回再不敢犯了。”

她掖着两手说:“乾清宫前十口太平缸,就在皇上和军机大臣的眼皮子底下,没人发现是你的造化。”转身道,“赶紧的吧,要落了皇上的眼,你们就别活了。”

身后众人忙起来,她走出去,一仰头,有细细的雪珠打在脸上,果真下雪了。

站在天街上失神,习惯性地看后左门,他的值房挪了地方。即便在一座城里,如果没了缘分,连偶遇都不能够了。她怅然若失,容太太的态度已经表明了,然而没有见到他,她总觉得不死心。虽然知道相见争如不见,虽然知道两个人走进了死胡同,已经没有出路了。

她耷拉着肩头上了东一长街,心情那么坏,却没资格休息,照样得四处奔走。进景祺阁一看,郭贵人的躺椅搬到檐下去了,殿门上露出半个身子,正撅着屁股画消寒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刚画到亭字的第二笔。

她进门寒暄,“小主儿正忙呢?”

郭贵人丢了笔回身,滚圆的肚子,把坎肩边缘撑得老高。看见她就拉她坐,急切道:“你上回给我送来的两本书早看完了,还有没有?”

自己出卖过她,颂银心知肚明。哪怕她蒙在鼓里,面对她时依然感到尴尬。她艰难地笑了笑,“好看么?”

她点头不迭,“感情浓烈真挚,比男女之间的还强些。我眼下满脑子的西门庆和武大郎,西门庆怪臊的,见了三寸丁反倒娇弱得像朵花儿,‘阿大我要这,阿大我要那’,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话羞人答答的。”

颂银咧嘴笑,“我那儿还有一本《卫娇赋》。”

“《卫娇赋》是个什么?”郭贵人问,“有没有《法海情挑许汉文》之类的?”

颂银目瞪口呆,心说真是个聪明人,懂得举一反三。她迟迟道:“法海和许仙我真没有,不过《卫娇赋》讲的是陈阿娇和卫子夫,两个人都不要汉武帝了,就她们俩搭伙过日子。”

郭贵人两眼放光,“小佟总管,您真是行十里路,读万卷书,这种故事都能淘换着。”

颂银咳嗽一声掩饰:“眼界窄就得多看书,知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将来见怪不怪,就显得我渊博了。”

郭贵人哈哈大笑,“我太喜欢您的脾气了,又规矩又不失味道。”

颂银拱手说承让,心里终究过不去,又不好对她言明,只问她近来身子怎么样,小主子在里头好不好。

郭贵人一向有股憨傻的劲儿,撸了衣裳让她看肚子,“他会动啦,扎挣着手脚翻筋斗……你瞧你瞧!”

颂银眼看着那白花花的肚子鼓起一个包,顿时寒毛直竖,“这个……太吓人了。”

郭贵人笑了笑,“没什么吓人的,等你以后成了家,自己怀了孩子,就不觉得可怕啦。我虽然不爱皇上,可我爱这个孩子,他能和我做伴,真不错。我觉得像惠主子那样生个公主就挺好,生了儿子得抱给别人养,那些苦就白吃了。”

可是除了她和豫亲王,几乎所有人都指望她生儿子。尤其皇上,因为时间有限,那份迫切的心情简直难以描述。

她不便多说什么,嘱咐她:“千万要将养好自己,生孩子是个苦差事,我见过惠主子临盆,那份艰难……我问了太医,说咱们小主子再有两个月,最迟正月里,快了。”

她嗯了声,“我听说生孩子能让家里女眷进宫,我要我额涅来,还要我额克出,她们俩一块儿来,小佟总管能替我想法子吗?”

颂银点点头,“到时候我给她们发牌子,让她们进来瞧您。”

郭贵人已经十个多月没见着家里人了,所以临盆既是迎接新生命,也是会亲的好机会,于是开始满怀希望地等待。

有时候不知情,反而能活得更快乐。颂银看着她欢天喜地的样子,心头五味杂陈。从景祺阁出来还有些难过,盘算着孩子落地的时间,正是一冬最冷的时候。这两天听说皇帝的病又犯了,低烧、潮热、整夜难以入眠,可是为了敷衍满朝文武,仍旧咬牙视朝,粉饰太平。患病的人冬天最难熬,只要能撑过一冬,开春就会缓和许多的。但愿这个孩子来时能带来吉祥,给容实足够的时间布置,期盼豫亲王露出马脚,让容实一举铲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