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二十章 廷尉山头

宫人敲响云板,丧音激越,如锋刃一般将延秀宫的乐声、歌声、笑声、掌声拦腰截断。穆仙等人伏尸痛哭,守坤宫的宫人们一下子都涌了进来,将我挤到了门边。胸中并无悲意,泪水却源源不绝涌了出来。在她临死的那一刻,是有一丝快意像流星闪过。待她气绝,心头顿觉无所依托,变得空茫无物。冰冷空洞的心吸取了旁人的悲哀,凝成不知所云的泪水,伴着脚下的哭声如珠滚落,滴滴答答地砸在手背上,像是在笑。

如果她问我恨不恨她,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自然是痛恨她的。现下她死了,我发现我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痛恨她,就像她临死前觉察自己痛恨皇帝胜于痛恨熙平和我一样。

芳馨扶着我道:“姑娘节哀。”

我长叹一声,像在回答,又像在呓语:“她是一个好人。”

芳馨一怔,问道:“姑娘说什么?”

“我说,皇后是一个好人。”谁说不是呢?做贵妃时,忍性多思。母仪天下,令出公心。礼敬妃嫔,宽待宫人。后宫诸子,视如己出。她待我有知遇之恩、提携之德,我却令她身处可疑之地,百口莫辩。她从没有逼迫过我,我却硬起心肠让她死不瞑目。

是很可惜,却容不得我软弱与后悔。善恶自在人心,成败却另有分辨的天地。

晋时叛臣苏峻曾道:“我宁山头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头。”[72]于我和熙平亦然。

正自发呆,忽闻连绵凄厉的叫喊声由远而近,只见华阳公主赤脚散发奔了进来,众人纷纷闪身相让。华阳扑在母亲身上,大哭了几声,仰头昏了过去,穆仙连忙命人抬回了寝室。

芳馨目送华阳出去,流泪道:“姑娘站在这里也是无用,不若去瞧瞧公主。”

我退出寝殿向西暖阁的方向走了几步,忽然眼前一暗,胸口一疼,不得不驻足扶墙:“不必了。在公主面前,我只有惭愧。”

芳馨连忙扶住我,痛惜道:“姑娘的心疼病又犯了么?”

我苦笑道:“许久不犯病,已记不清楚心口疼是什么感觉了。”

芳馨道:“奴婢扶姑娘歇息一会儿。”说罢当先开了走廊尽头通向西暖阁的门,热气扑面而来,一道温暖的灯光如春水流泻,心生无限向往。终于到了这里,到了这一步,这片刻的小憩于我至关重要。

芳馨扶我缓缓坐下,又从茶房里寻了半壶温茶来,倒了一盏服侍我喝下,道:“守坤宫乱成一团,茶房里的炉子熄了大半,只寻得这些。”

我宁定片刻,叹道:“日后寻不到的,岂止这半壶茶呢?”

芳馨双手一颤,顿时溅出几滴茶水。她忧疑不定,嗫嚅道:“姑娘……这是何意?”

我伸手拂去裙上的水渍,微微苦笑道:“皇后好端端的和我说着话,突然就崩了,姑姑说呢?”

芳馨的眼中浮起一丝惧色,伏在我的膝上颤声道:“皇后早已病危,即便没有姑娘,恐怕也支撑不了几日了。这如何能怪到姑娘身上?姑娘好好申诉一番,未必就……”

我叹道:“姑姑倒不问我和皇后说了什么?”

芳馨道:“若奴婢没有猜错,皇后当年问了婉妃娘娘什么,今日便问了姑娘什么。不知姑娘是如何作答的?”

我微一冷笑:“父亲受尽酷刑,也不肯攀诬主上。我自也不会。”

芳馨舒一口气道:“皇后的病本就是心魔难去,纠缠成疾。这原也怨不得姑娘。照这样看,废舞阳君和陆将军的图谋,皇后恐怕真的不知。”

我释然道:“皇后是否知情,是否主谋,自有刑部公断、陛下圣裁。我只知道,长公主殿下和父亲都是忠心耿耿的好臣子。”

芳馨道:“自然。但凡陛下有一丝疑心,婉妃娘娘如何能安然度日?”

我一哂,只别过头去喝水。芳馨愕然,随即目光一转,似有所得:“姑娘是说……”

我低声道:“皇后临死之际秉开一切人等,只为套取我的话。大约她以为我会对一个将要离世的可怜人吐露所谓的‘真情’。可是她若独自带着这‘真情’去了,不是白忙一场么?”

芳馨掩口惊呼,压抑道:“莫非是……当年在掖庭属私见于姑娘时的故技重施么?可是,陛下不是在延秀宫赴宴吗?!”

心头刺痛,很快化作冷冽的清醒:“时隔数年,又在节下,前面笙歌燕舞,后面孤苦病笃。还有比这更好的时机来探听真相么?他无暇亲自来,却可以派心腹来。李演不是已经回宫了么?”

芳馨惊惧不已,顿时跪坐在地:“倘若姑娘一时心软……”

我冷哼一声,不屑道:“长公主一世的清白和皇后一时的安心究竟哪个要紧,我还不至于分不清楚。况且……我不过是实话实说。”

芳馨道:“陛下终究还是不相信姑娘。”

我微微一笑道:“姑姑,倘若你是他,你会如何行事?”

芳馨想了想,恍然道:“既已无法验证,便听一听也并无坏处。自然是要听的。”顿了一顿,眉心略宽,“陛下既然听过,就不会责怪姑娘了,这又是坏事中的好事啊。”

夜深了,人却互相惊扰。云板声越发尖利,将连日来所有的庄严欢乐一一刺破,又将所有的阴谋假象统统击碎。我揉一揉红肿的额头,甚是灰心疲惫:“有姐姐在,大约我不会死。最好把我免官逐出宫去,也就能过些太平日子。”

芳馨起身为我揉着额角,柔声道:“姑娘若真的出宫,奴婢还是为姑娘守着屋子,守着婉妃娘娘。”

胸中有妥帖的暖意,像她的温热的手心按在我的额角上。我合目感激道:“多谢姑姑。”

忽听外间哭声如山岳坟起,又如巨浪汹涌。芳馨道:“定是御驾亲临!”于是我忙卸下钗环,脱下杏色长袄,将斗篷反披在身,露出雪白的素帛里子,这才和芳馨出了西暖阁。

椒房殿里黑压压跪满了人,我挨着边挤了过去。芳馨把角落里的花架子搬开,我才有地方跪下。刚刚埋下头,便听见一群人走进了椒房殿。穆仙带领众人跪迎,伏地痛哭不止。皇帝没有说话,脚步声径往皇后的寝殿去了。

哭声变成了压抑的啜泣,甚至有一瞬是停止的,整个椒房殿静得就像我今夜初来时一样,亟待一种情绪填满。果然,皇帝悲恸欲绝的呼唤声穿过层层隔扇与屏风传了过来,接着大放悲声。众人这才放下心,复又大哭起来。

皇帝哭了好一会儿,才回到椒房殿,在雕花凤椅上坐定,却迟迟说不出话来。小简忙命人上茶,又向穆仙道:“无干的人等都叫他们退下去吧。”穆仙起身使个眼色,除了贴身服侍皇后的两个宫人和尚未离去的太医还留在殿中,其余人等都退了个干净。我和芳馨一身素衣如雪,伏在角落里不敢抬头。直到听见玉枢和颖妃低声哭泣的声音,心中稍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