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第十二章 福祸自求

回房卸了大半钗环,换了一身灰白色重练长衫。刚刚在西耳室坐定,二门便报朱云已入府,于是忙吩咐传膳。谁知空等了好一会儿,菜肴已传了一半,也不见朱云进来。正要命人去看,却见小钱气喘吁吁地跳了进来,一脸惊惶之色:“君侯,大事不好!咱们公子和刘公子在二门口打起来了!”

我大吃一惊,猛地站起身。袖口撩翻了茶水,当啷一声,满地狼藉。热茶溅上鞋面,火辣辣得烫。绿萼惊呼:“姑娘小心些!”正欲拨开裙裾查看我的脚,我推开了她。

忽听窗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众婢仆的声音此起彼伏,连声叫唤“公子”。深秋的风猝不及防地扑了进来,驱散了一桌的热气,一如朱云惊怒发白的脸庞。朱云瞪起双眼,像煅得通红的两颗铁丸。他一进门便到处翻找,一面怒道:“二姐!你的火器呢?拿来!我要宰了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烂臭厮、王八蛋!”

未待我回答,一个小丫头追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启禀君侯,刘公子刚才来过了,进了二门,又说今日时机不好,改……改日再来拜望君侯。”

朱云从屉子里翻出一柄双管铳,猛地回过头,一张脸几乎凑到了小丫头的额前,小山似的居高临下。“这臭烂厮竟然走了?!你怎的不拦住他!”小丫头从未见过朱云如此盛怒,耸肩埋头,瑟瑟道:“奴……奴婢拦不住刘公子。”朱云冷哼一声,提起铳就往外冲。

我赶忙当胸拦住,冷冷道:“你这般喊打喊杀的,刘钜怕了你,当然逃走了。”

朱云喝道:“二姐你让开!”

我纹丝不动:“你的铳里既没有弹子也没有药,如何与他斗?我告诉你弹子火药在哪里,你装好了再出去。否则他的含光剑那样快,我怕你不能活着回家去见母亲和妻小。”

朱云一怔,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回身将铳拍在桌上。一声巨响,桌面裂了一条缝,杯盘碗盏跳了起来,汤汁碎菜溅得到处都是。肉香酒香一哄而起,闻起来甚是可笑。我摆一摆手,令众人都退了下去,这才收起湿漉漉、油腻腻的双管铳,用热巾和细布擦拭干净了:“好端端的,因何与刘钜发生龃龉?”

朱云恨恨地坐下:“我这个亲兄弟,来这府里,还要先派人说一声。他倒逍遥,自出自入的,也不通报一声。这会儿正用午膳,他定是来蹭酒蹭饭的。莫非二姐的侯府是他的食肆不成!因此一言不合,便争斗起来。”

我不觉好笑:“刘钜也算府里人,往来侯府,何须通报?”

朱云一拍桌子,怒道:“二姐,你当真被他迷住了?!”

我也懒得否认:“即便如此,又何至于要杀了他?”

朱云愈加愤怒:“二姐!刘钜是个外人!这般来去自如,不知情的,还以为他是二姐府上的面首男宠!平白坏了二姐的名声!”“面首男宠”四字冲口而出,朱云自觉失言,气咻咻地转过头去。

我叹道:“这些年,我的名声还好么?即使坏了名声,也是我自己的事。你这样高声叫嚷,是想让兴隆里的人都听见么?”朱云顿时语塞。我上前抚着他颤抖的肩膀,微微一笑,“好容易我们姐弟见一面,你就要在我府里杀人,你说你该不该?”

朱云抬眼见杯盘狼藉,眼中闪过一丝愧色。沉默半晌,终究恨恨道:“这饭我也吃不下了!二姐自己吃吧!”说罢摔帘子出去,一溜烟走远了。

我也懒得追他,只唤人进来收拾盘盏。绿萼扶我坐在正堂下首,命小丫头给我换鞋,一面抱怨道:“那刘钜早不来晚不来,偏这会儿来。好端端的一顿午膳,便这样没了,还惹得姑娘和侯爷不痛快。”

我笑道:“刘钜又不是今日才这样,怪他做什么?”

绿萼叹道:“姑娘就是偏帮着刘钜。其实公子也是心疼姑娘才——”

我哼了一声:“心疼我便要在我府里杀人么?”

绿萼忙道:“姑娘这话就是装糊涂了。姑娘难道真的不知,公子在为谁抱打不平?”

高旸。这五六年,我也只零散听到高旸的消息,彼此不曾见面,更不曾交谈。仔细想想,我已经快记不起他的模样。他也自有娇妻美妾,想来也早已忘却朱玉机是何人。这么多年,朱云竟然还存着这番心思,令人既感讶异,又觉好笑。

我收起双足,起身叹道:“人生一世,不过‘振蜉蝣之羽,穷长夜之乐’[40],他又何必这么认真?罢了,他既不吃,你陪我吃。”

绿萼道:“姑娘要去瞧瞧刘公子么?”

我笑道:“他既没有通报我,应该是来看望银杏的。想来这会儿银杏也已经出府瞧他去了,我就不去了。”

绿萼道:“姑娘就由着刘公子胡乱出入,这般不加以约束,也难怪公子要生气了。”

我笑道:“他去找银杏,通报给我知道做什么?再说我们府上的生人也多,送菜送肉、送水送炭的人都能出入侯府,也要样样通报么?”

绿萼皱眉道:“姑娘又强词夺理了。送菜送肉送水送炭的都从后门进来,如何比得刘公子从前面大摇大摆地进来?姑娘才回来一个多月,便出了这等事,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我顺势道:“如此看来,还是要早些离开京城为好。”

绿萼连忙瞪起眼睛,嗔怒道:“奴婢偏不放姑娘走!”

第二日,我与采薇一道去敕建白云庵看望寂如师太、升平大长公主高思诗。

正是秋收时节,黄草垛子像浓金的云团沉沉落地。天青似海,金翠交融的田野广袤无垠。云影滚滚,似画笔轻轻勾勒出天际一线黛色。西风鼓起白矾,五彩角旗似飞花招展。汴河柔缓,秋光如练。

我与采薇同乘一车。采薇身着湖绿色衣衫,一张圆脸娇俏如昔。十数年如一日的养尊处优,虽已儿女成群,却不见一丝苍老疲惫之色。她贪看秋光,也顾不得和我说话。快到仁和屯才放下帘子,转头笑道:“姐姐别笑话我,我难得出城。”

我笑道:“妹妹只管望景便是,不必理会我。”

秋色在眉间半展,采薇的笑意温婉明澈:“我也看够了,还是陪姐姐说说话吧。姐姐总在外面,也有好些年没有来瞧我了。”

我打趣道:“妹妹和施大人鹣鲽情深、比翼双飞,我一个孤鬼,可不忍心去自找没趣。”

采薇的双颊顿时红过仁和屯酒肆旁的枫叶:“姐姐胡说!姐姐想嫁人,哪里嫁不出去?偏在我面前矫情,好没意思!胡言乱语,也不怕冲撞了菩萨!”

我笑道:“你如今两儿两女,凑成一对好字。我们这几个里面,论起婚姻儿女,你是最有福气的。”

采薇流露出当仁不让的沉醉之色,合十道:“母亲说,我这点福气都是当年陪寂如师太在佛前静修修来的,所以得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