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听见(第4/10页)

我缓缓地走进她,然后站在那里揭开了一个角,看到她的脸。

她的脸泛着青紫色,并没有像外头的人说的那么不堪,面容很安详,侧脸颊有一个擦伤的伤口。

我原先听着他们的话,无论是妈妈说的,还是小李说的,甚至是外面警察说的什么,我都觉得不是太伤心,因为我从心底还没相信会是真的,直到看到这白布下的脸。

这一刻,我蓦地觉得胃开始痉挛,有一股热流汹涌而上,一下子到了喉咙里,我捂住嘴,飞奔到外面,扶着墙就开始吐。

可是胃里根本没有东西,除了一滩胃液,什么也没吐出来。

我从小就不是个胆小的人,爸爸的尸体也是我去停尸间辨认的,时隔五年之后,我的脑子居然将两个身影重叠在了一起。

开始是爸爸,后来是陈妍。

爸爸说:“桐桐,你是爸爸的宝贝儿。“

陈妍说:“一个人多好,无忧无虑的,而且我还有其他理想。”

然后,我开始抽泣。

哭着哭着,我又吐,直到有人拉起我,把我架了出去,再拨开人群,将我带到最外面。

那个人捧着我的脸,一次又一次地用手替我抹去眼泪说:“薛桐,不哭了不哭了,不哭。”他的手指打湿了,换手背,手背打湿了又换手掌。我从未见过他如此笨拙过。

他可以一口气回答出对我而言是天文数字的四则运算。

他可以站在台上对着下面的国内外专家,不卑不亢地回答一切刁钻的问题。

他可以很轻描淡写地叙述自己的生理缺陷。

他可以在他的领域让很多人景仰。

可是当我哭得几乎要忘记呼吸的时候,他似乎一下子手足无措了,像一个做错事的大人,用不太娴熟的技巧哄着小孩,嘴里只会重复着说“不哭”这两个字。

虽说我们站在暗处,依然偶尔惹得旁人侧目。于是,慕承和跟小李要了钥匙,打开车,陪着我坐在后排。

我抽噎了老半天,终于平静下来了。

月光透过楼与楼之间的缝隙洒到地面,我将脸转了个角度,看到了那半轮弯月。对面有一栋陈旧的居民楼。不知道哪一户的人回家后,使劲地关了下门,于是几层楼的声控灯全都亮了,过了片刻,那橘红色的灯又整齐划一地熄灭。

我说:“我小时候觉得声控灯很奇妙。我们家从县城里搬到市区,才第一次知道有这种东西。那时候,小小的事情都会让我很好奇,所以一个人在楼道里不停地地弄出响动,让它亮起来。后来还渐渐地做实验,想知道究竟多大的声音能刚好让它亮。”

长大之后,我觉得很多人的心都像这个声控灯,在等待着能冲破它界限的声音,一旦出现,就会满室光芒。可是在白天的时候,对着太阳,它也会自卑地无法发光。

就像我爱着慕承和,也因为自卑和胆怯而不敢告诉他。

是的,我爱他。

我曾经质疑过这种爱,我怕它是崇拜,是依赖,是迷恋,是寄托,直到我看到陈妍的遗体。那一刻我想了很多,我甚至在想,要是躺在那里的是我,会是什么样子。

有哪些人会来看我,有哪些人会伤心。

在生命就此戛然而止的时候,最让我懊悔和遗憾的有什么。

我拿出手机将那条存在发件箱里的短信,给刘启发送了出去,关上手机,然后叫了声慕承和:“慕老师。”

“嗯?”他转头过来。

我说:“你可以抱一下我吗?”

慕承和的目光在我的脸上呆滞了一秒钟,然后张开双臂迎我入怀,手臂收得紧紧的。

记得第一次他抱我是在那年除夕,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他给了我一个绅士般温和的拥抱。

我将手放在了他的背上,顿时觉得自己的心脏猛然收缩了一下,那种感觉一下子传到四肢,手脚都微微抖动。

我的头搁在他肩头,又嗅到那种像松木一样的气息,眼睛闭上的瞬间,眼泪又一次划落下来。

爱,是肯定的,可是它又是如此地艰涩难言。

只是怕这个字眼一旦被我说出来,好像就会亵渎他。

得知陈妍死的这一天,我和刘启分手了。

慕承和第二日一早就坐车回了A城。

刘启对我的那条短信的回答比较平静,只回了个电话,问我:“为什么?”

“我们不合适。”

“我提议你先考虑下,我们暂时可以不见面。”

“刘启……”

“考虑两个月够不够?”

“我们俩不是这个问题,我想得很清楚了。”

“一个月?”

“完全是我……”

“好,就一个月。”然后他迅速地挂掉电话。

我的心很乱,也无暇顾及他的感受。我觉得女人是一种很心软、也很残忍的物种。

杀害陈妍的凶手,通过物业的监控录像,然后经过几条线索的汇集,警方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结论。

“记得春节你们在这儿,监狱里越狱的事情吗?”妈妈说,“凶手是那个人的儿子。”

“为什么?”我问。

“那人被抓后,从死缓变成了死刑立即执行。高院前不久把死刑的复核意见发下来。上个月被枪决了。”

“这和陈妍有什么……”原本觉得荒谬的我,口中的话还没说完,就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关联,立刻有点愤怒了。

“可能凶手想要对方也尝一尝失去亲人的滋味。”

“但是陈伯伯只是例行公事,这是法律,不是私人恩怨。”我说。

妈妈没和我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你在这里多住几天,晚上也不要一个人随便出门。”

“住多久啊?”

“住到我说可以为止。”

“可是,赵晓棠替我在他们公司找了个工作,我过不了几天就要去上班。”

“那也别去了,最好和我一起留在B市,重新找个工作。”

我瞪着她:“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妈妈停下叠衣服的动作,瞅着我半晌不语后缓缓说:“桐桐,妈妈不敢想象要是那天不是陈妍,而是你……要是是你……”

她没再说下去,然后装作收东西,避开了我的目光。

我说:“以前老爸不是找人替我算过命吗,说我会健康地活到八十八岁,然后寿终正寝。”

她笑:“你就爱听你爸跟你瞎说。”

因为是一个恶性的报复事件,陈妍的案子受到省上的高度重视,公安厅在网上发出B级通缉令。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凶手在两百公里外的一个县城里落网。

我为了那一刻,特地和小李一起坐车到看守所等着他。可是,累计起来的所有怨恨和怒气,在我看到那个人后,竟然不知道该朝哪里发泄。我想象中的真凶,应该是一脸横肉满目凶光,甚至是带着很多刀疤,很多前科,这样的人才能干出那种禽兽不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