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2页)

主持人继续说:“虽然评委会同意增设一名汇报人,但考虑到对其他选手的公平性,讲课时间依然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希望禹明和刘主任注意这一点。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疑问?没有疑问的话,接下来轮到第二轮的讲课者抽签了,请各课题负责人上台。”

一行人从另一侧依此上台,林景洋和潘教授也在其中。

三人当中,第一个是汇报课题的是潘教授。

她做的是分娩镇痛相关课题,在尊重产妇意愿的前提下,课题小组排除年龄、孕期并发症及难产等因素,将产妇分为分娩镇痛组及非分娩镇痛组。

两组新生儿脐带静脉血数值有统计学差异,得出的结论是分娩镇痛可以改善胎儿宫内环境。

潘教授说:“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值得尊重,疼痛并非女性成为母亲的必经之路,因为时间关系我这次仅汇报了【新生儿组】,但其实我的课题同时还做了【母亲组】,考虑到每七名孕妇中就有一名围产期抑郁症患者,而国外已有分娩镇痛减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的回顾性观察研究,如果能获得奖项支持,我还将带领课题组进行分娩镇痛与减轻女性产后抑郁的研究。”

掌声响起,舒秦心悦诚服,不愧是老教授,一个课题把临床、人文关怀和社会因素都囊括在内了,推广应用起来也有可实施性。

某规培学生说:“哎呀,领导们好像也都听懂了,在那使劲鼓掌呢,我都有点担心禹总和林老师了。”

林景洋上台了,淡蓝色衬衣配宝蓝色领带,站在灯光下,谦和而有风度。

开场白后,他笑着说:“我这次带来的是先心病患儿的围术期保护研究。”

礼堂先还鸦雀无声,然而等林景洋展示了样本数据,立时炸开了锅。

吴墨目瞪口呆:“太可怕了。”

舒秦也张了张嘴,样本量超乎她的想象。

半年时间内能收集这么多样本,只有一个可能:课题负责人必须每天扎在手术间,用最严苛的方式把符合条件的手术从头到尾跟下来,而且不只负责人如此,组员们也必须同步收集其他手术间的样本数据。

诚如柯荣所言,林景洋这几个月非常拼命,从早到晚,没有停过。

林景洋做完汇报,最后说:“一众先天性畸形中,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一类,在我国,每年有十几万先心病患儿出生,近年来我院接受手术的患儿来越来越多,对于非复杂性先心病的患儿来说,他们手术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能获得基金支持,我将进一步研究心肌保护措施对患儿远期生活的积极影响。”

林景洋在一道道钦佩的目光中下台,掌声持续不断。这份汇报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原来病例采集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终于轮到禹明和刘主任了,有了林景洋做对比,众人的疑惑根本压不住,禹明是科研高手,样本数据里掺点假很难一眼看出,但今晚他可是带着课题来参赛,面对满堂的专家,多问几个问题就会露出破绽,基层的情况大家都了解,短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得出这个数据。

禹明淡定地整理课件,面对满堂杂音,连眉毛都没抬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这段本来想砍掉,后来觉得这段特别重要,不能砍,所以还是按照想好的大纲写了,下一章依然贴在本章后面,明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