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诬陷(第2/2页)

绮罗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说什么嘉康都会认为她是在狡辩。证据如何,逻辑如何,嘉康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日子,阖府上下因为林勋对她的宠爱,本就对她有诸多不瞒,正愁找不到机会发作。

她慢慢地从位置上站起来,缓缓地跪在地上。

“夫人……”宁溪着急道,还欲再求情,绮罗却按着她,摇了摇头。

“朱氏,你就在这里好好反省!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让她起来。谁也不准去向侯爷报信!”嘉康说完站起来,扶着寇妈妈出去了。

嘉康的命令,没人敢违背。众人纷纷退出去,顷刻之间明堂里就剩下绮罗和宁溪跪着。绮罗咬着牙,脸上的血色都退去,她心中酸涩,第一次觉得孤立无援。这个侯府里,除了林勋,从没有人真正把她当做家人来接纳和对待。她的心很冷。

“夫人,您坚持一下。”宁溪扶着绮罗,不敢离开这里,又想着怎么才能去报信。

林骁来给嘉康请安,路过明堂,看到绮罗跪在里面,连忙跑进来问道:“三婶娘?这是怎么了?”

宁溪道:“大公子,奴婢求您,帮帮夫人吧。”

***

真宗皇帝和众臣在垂拱殿里议政,内侍来报,李宁令带着西夏的使臣团来告辞。

真宗皇帝命他们上殿,双方说了几句场面话,李宁令道:“前阵子我国的银扇郡主要与贵国联姻的事情,经过银扇郡主的慎重考虑,她从未见过自己生父,甚是思念,已经决定跟我们一同返回西夏。”

真宗皇帝松了口气,算这个银扇郡主识相。他又让童玉把准备给西夏的礼物送到四国馆去,并祝他们一行平安。

李宁令转身退出垂拱殿的时候,往林勋的方向看了一眼,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然后带着人离去了。

这个小插曲过后,真宗皇帝说道:“有人上折子说漕运转运使司,横征暴敛,甚至有买官的现象。漕运转运使司,掌管京都七百万石粮食的调度,地位十分重要。朕要派人下去彻底调查此案,诸位爱卿都说说,谁去比较合适?”

太子赵霁出列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秦王赵霄也出列道:“儿臣也愿为父皇分忧。”

谁都知道此行是个肥差,办得好了,还能将朝中最有油水的漕运转运使司揽入自己的阵营中,太子和秦王自然都是想去的。支持两位皇子的大臣纷纷发言,只有苏行知始终一言不发。真宗皇帝问道:“苏相,你认为谁去合适?”

苏行知走出来,行了个礼:“臣推荐秦王赵霄。”

满殿哗然,众人都知道苏行知虽然在朝堂上一贯明哲保身,并没有明显偏向太子,但是如此公然地站在秦王那边,却等同于站在赵霁的对立面上。

议政完毕,赵霁从垂拱殿内追出来,拦住了苏行知,质问道:“苏相这是何意?”

苏行知叹了口气:“殿下好自为之吧。”竟是不愿意多说,背手离去。

此时赵霄从殿内出来,看到苏行知离去的背影,对赵霁道:“太子殿下何事烦扰?可是苏相倒戈推荐了臣弟一事?记得此前殿下好像说过,对这个差事犹如囊中取物?如今臣弟担此要职,殿下有什么要交代臣弟的吗?”

赵霁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你做了什么?”

赵霄笑道:“太子妃温良贤淑,又是苏家出身,殿下理应好好待她才是。否则这政治联姻还有什么意义,您说是吧?臣弟告辞。”

林勋看着两人在殿前闹得不欢而散,隐约猜到了今天苏行知在议政的时候变卦是因为赵霄在背后做了什么动作。以苏行知的地位,赵霄有什么事情能威胁到他?

这两人如今连表面的和谐都不愿意维持了,只怕很快就会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一个侍卫走到林勋的身边,在他耳边说了几句。林勋变了脸色,快步走下台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