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西江月(8)(第2/2页)

既闻到了酒气,公主让晏清泽饮了几口茶,又给他塞颗青梅果子,立刻把小郎君酸的脸都变形,挤出个滑稽模样,他一点酸不耐,转口就给吐到盘上,却激得脑子一片清明。

“公主,臣不爱吃这个。”晏清泽眉头拧巴,哪里还是司马门前那个凌厉架势?就是个孩子而已,彼时也看得公主惊骇,他才多大的孩子呀,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真像一个人!

公主笑道:“我是怕你熏到了陛下和太后,未免失礼。”

一听这话,晏清泽眉头情不自禁一舒,嘴角弯出个轻视的意思,公主见了,心中不甚舒服,又不好说,只得笑引着他先坐了,无非问起些课业琐事,提及晋阳时,小郎君却不愿多说,一笔带过,转头兴致十足地要去会会几个侄儿,语气间,颇是热情。

到底自己是主母,子侄辈们还是同自己相亲,一想到这,公主立得诸多安慰,一时无奈自嘲,自己原从不同他那些妾室置气的,几时变得这样没有心胸了,可眼前一掠那雪团儿似的人,嗓子又陡得发干。

叔嫂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滴漏声动,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好一阵动静,两人相视一眼,各自起身,果然,殿门再开,是他三人,在宫人的簇拥下进了殿。

吱呀一声,殿门复又合上,晏清源似有些步履不稳,醉眼迷蒙,公主诧异看他一眼,不好相扶,只目光紧盯,暗道他酒量一向好的很,这是饮了多少?

小皇帝回头看看竟一言不发跟着大模大样进来的那罗延,嫌恶至极,忍不住道:

“你大胆!朕什么时候准许你跟进来的?”

闯了司马门,大将军自己虽未着甲佩剑,却带了把最锋锐的宝剑--心腹扈从,直入禁宫,也是旷古奇闻了。

那罗延谦逊一垂首,做出个唯唯诺诺的样子,晏清源一笑,轻描淡写地替他解围:

“陛下知道臣执意带他来的缘故吗?臣怕喝的烂醉,失了官仪,好有人把臣背走。”

说笑的口气也不成,小皇帝一点也不觉得好笑,敷衍给记回笑,袖中的手,又习惯性地攥了一攥,成个半拳。

待几人被赐了座,太后笑盈盈端坐其上,吩咐人先备解酒汤:

“今日把大将军公主请到这来,其实不为别的,”说着眼睛把小皇帝一瞟,小皇帝顿时露出个不大自在的神情,略显羞赧,轻声唤了句“太后”,头跟着垂了下去。

“瞧,还没说呢,倒先上了脸,”太后笑他一句,母子间这么一个回合,公主有所了悟,不由把目光移向晏清源,他恍若未闻,毫无反应,遮袖饮着解酒汤,也看不出个神情,公主暗暗心焦,唯恐他借酒力发作出司马门前那一通,那可就不好了。

却见太后忽朝小皇帝丢了个眼神,小皇帝坐起,径自朝公主走来,唬得公主连忙迎身,小皇帝腼腆道:

“表姑,我愿求梅姐儿为后。”

不是个正式场合,这姿态,放的够低,公主乍听这称呼,心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论血缘,这一支算算,淡的不比水稠,只是她到底也姓元,看着眼前刚满十二岁的小皇帝,忽的想起当初晏清源迎娶自己时,也是这个岁数,无端的,添了些难言的情绪。

“陛下,这……”公主勉强笑笑,既已知道了晏清源的态度,拒绝不是,接受不是,整个人在那煎熬的不行,偏晏清源还在那装傻充愣,真的和醒酒汤杠上了似的。

殿上气氛,一时诡异,唯独晏清泽,睁着两只透亮亮的眼,目光飘来荡去,不住地在几人身上流转,一点也不避讳天子太后就在眼前。

见晏清源把茶盏一搁,揉了下两边太阳,明显一副酒饮多了的头痛样,他抚了抚额头,微微笑道:

“陛下立后,是国家大事,怎可囿于一室之内同臣信口而谈?这件事,陛下应该拿到太极殿上明面去说,让百官们,都来议一议。”

小皇帝盯着他不放,目光似要把他瞧透,含含糊糊片刻,看一眼太后,像得首肯,手底不意带了下茶盏,险些跌落了,还是晏清源出手一接,落了个稳当,小皇帝忙也笑说:

“大将军说的是,等后日朝会,我再向大将军求女!”

分毫不作纠缠,说罢也不管晏清源又是个什么反应,刚才命人给他灌了多少酒,小皇帝心里有数,目光一动,袖中忽攥紧了拳,声音不觉有丝发颤:

“我看大将军今日病酒,不如暂歇一时,再出宫去。”

话音刚落,小皇帝左右一看,猛地一拍手,震的掌心发疼:

“来人!带大将军去兰芜殿歇息!”

就在这一刹那,殿门倏地大开,率先跳进来个高大人影,携了半身的春光,打的脸看不清楚,只听暴喝一声:

“乱臣贼子在此!诸位随我清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