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能力才是硬通货(第2/2页)

要说万长生刻章的特点确实也就占了个快字,这十块钱一个,还得连蒙带哄的吸引游客注意力,所以要说其中有多深的艺术修养,还真不见得。

但就像他临时开始学素描,半路出家直接跟上雕塑系研究生的学习,都因为前面十几年大量的反复练习积累,已经让万成生沉淀了深厚的基础,特别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篆文,单凭这点他就秒胜好多刻章的。

况且在进入雕塑殿堂之前,万长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刻章,没事儿都会拿着把玩雕刻。

但手熟尔啊。

熟到他这个地步,那就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技巧问题了。

摹印就是看着各种原迹的红印,翻刻出来。

那种在脑海里面把篆文镜像反过来的步骤,对于新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适应。

万长生则基本已经是本能。

更不用说那些原迹上的刀痕细节,在万长生这里都是可以原样反应的,老荆应该是第一次从细节上观察万长生的篆刻过程,这跟上次课堂上万长生开玩笑的刻了枚张春燕的姓名章是两回事。

那是刻章的人都能做到的基本功底,可现在是要求按照名画名作上面的印章来摹刻,难度比临摹画画大多了。

章和印是反的啊。

可万长生在碑林里面摹刻了多少年?

很长的时间里,他到观音庙前摆摊都是为了入世,别把自己呆在碑林里面成了书呆子,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只能摹印,临摹祖先长辈、文人墨客们的印。

这跟那些以刻章为生的手艺人其实有根本性的差别。

从一开始,他的篆刻就不是个饭碗,而是把玩陶冶的爱好。

这样的后辈,老荆看得喜不自禁。

终于还是再提一次:“来吧,来博物院跟着我吧,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彻底接过我的班吧。”

万长生收尾:“我给您培养出一长串的徒子徒孙来,岂不是更加后继无忧?”

老荆实在:“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我这地方的工作又不需要那么多人,两三个就够了,编制也只有这么点,可人少了又容易断代,你就是最好的接班,你接过去,后面怎么续上,都是你的事情了,我再也不用操心了,好不好?”

梅姑娘眼睛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