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2页)

双眉一轩,萧玦神色似有微怒,“这是你的御前应答?”

“民女不敢,”秦长歌好谦恭的俯首,“民女的意思是:为法宜公、宜直、宜正、宜理,但凡英明治下,法治严明公允当为首务,叩阍首告者无罪亦流放三千里,本就是不公之法,陛下身周英才罗列,珠玉生辉,摒弃先朝弊政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迟早都应有人革除弊端,非你即他,功劳不在个人,因,除弊理者,只当是公心,是法理,是清明政治朗朗乾坤,是体天格物上应天理的天子之道,而非个人薄力能为,所以,无论去除先朝法典弊政的是谁,民女觉得都不必感谢那人,民女只应庆幸生于此承平盛世,能得沐浴陛下德辉,所以,民女说,不是人。”

好一张利口!官儿们呼的一下掉头,再次瞅向萧玦……陛下啊陛下,这女子好像很妖孽,是不是您从哪里找了来,耳提面命过了?

杜长生的目光,悄悄投向素以老奸巨猾琉璃蛋儿著称的丞相毛逢恩,老家伙眯着眼,状似入定,竟是一个也不看,接到杜长生目光,看在两家有点点很远的姻亲的份上,老家伙尾指微动,横指于唇。

闭嘴……看着……杜长生默然。

“那么,陈上你的证据来吧。”萧玦听完,不置可否,只挥了挥手。

内侍送上金盘,秦长歌将卷帙一一放上,每放一份,都朗声报名,清晰的声音,声声铿锵,在六国目光汇聚的中心,内川大陆第一强国的政治头脑集中地,云蒸霞蔚五彩辉煌的大仪殿上不断回响!

“……现有证据一十三卷,为,一、郢都大儒孟廷元关于赵王于天璧三年二月乙末,先皇后被害之日,授意其诈称庆寿,于王府设宴之证词卷。”

“二、孟廷元之篡改户贴原卷。”

“三、当日同席士子证词卷。”

“四、列席一十三人,所缺一人黄墨古身份卷。”

“五、所缺之被杀士子黄墨古骨殖验骨书。”

“六、赵王府家人证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