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整装待发(4)(第2/3页)

两人相对无言,只是神秘的笑了笑。

“我再给你们发一些作战包裹,然后带好家伙子弹,我们去后勤仓库领防寒装和口粮,帐篷,睡袋。”王亚樵挥了挥手。

除了陈天顶,华伯涛,张鹤生,刘雨薇四人轻装而入,轻装而出外。其余人的背上都多了一个包裹,就连身上,也挂满了各种武器,当真应了那个词:全副武装。

后勤仓库并不远,就在隔壁。

在那里,王亚樵一一为众人配发了适量的固体燃料,生活用品还有满满几大包的美国K号口粮。K号口粮是美军中伙食最丰富的口粮,据说,二战时期,使用这种型号干粮的美国大兵,所到之处,总是嚼着巧克力和口香糖,高兴时还向周围儿童撒发。那些被战祸搞成破落户的西欧人,看着羡慕不已。这种野战套餐,不仅有巧克力,口香糖,压缩饼干、午餐肉、罐头,还夹有两支“骆驼”牌香烟和三根火柴,这意味着,饭后还可抽上几口,当真是一边打仗,一边过神仙日子。

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王亚樵破例带众人去了一趟地下靶场,不过鉴于安全问题,杨开的枪榴弹和石头的铁拳重机枪被禁止使用,因为王亚樵担心,如果动用这两个大家伙,会毁了他苦心经营了一年的娱乐靶场,到时候,自己哭都找不到地方了。试枪的过程出人意料的顺利,能看出来,大家还是颇为斗志高昂的,赵勇德的冲锋枪又快又狠,哒哒哒几下,一梭子子弹就没了。杨开的M1卡宾枪则是机动能力强,连续开了三枪,几乎都是命中靶心,独眼龙的狙击步枪就更不用说了,十多个靶子,全部被他指哪打哪,分毫不差。最令人恐怖的就是九筒手里的散弹枪,靠近了人体靶子,轰的一枪下去,九筒本人被震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再看那个靶子,直接四分五裂了,就连旁边的两个靶子都受到了波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洞,这才让他体会到了这种武器的杀伤力,到最后,就连华伯涛等人也半推半就的拔出左轮枪,在杨开的指点下放了几枪,虽说连靶子边都没打中,但好歹学会开枪了。

眼看时针已经拨向了六点的刻度,离出发的时间愈发迫近了。王亚樵这才一拍脑袋,想起了自己答应请客的事儿,不过,这饭是请了,人也满了,可菜肴却是差强人意。其实,认真点说,连菜肴都没有,每个人能分到的,仅仅是一份牛肉炒饭而已。

原来,这类充饥的食物,在军统的餐厅都是可以免费领取的。唯独桌上那一小包王亚樵用来给自己下酒的花生米,才需要花钱购买。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厮是个出了名的吝啬鬼的传闻,岂止吝啬,当真是抠门抠到家了。

于是,众人的眼光纷纷聚集在了那包花生米上,争相去抢。最后把王亚樵逼急了,直接将整个肥嘟嘟的身子扑在了桌子上,就是摁住花生米不放。惹得曾养甫连连咳嗽,刘雨薇红了半边脸。

“我说王伯,不至于这样吧?”杨开放下筷子,跟王亚樵打起了商量。

“咱一桌十一个人,这包花生米,匀分了,你看怎么样?公平合理。”

“不行!”王亚樵誓死捍卫着自己一个大洋才买来的零食。

“算了,你一人拿五成。”杨开说道。

“不行!”王亚樵继续肉痛。

“六成?”杨开皱了皱眉。

“不行!”王亚樵连连摇头。

“七成?”杨开活这么大,算是长见识了。

“你死心吧,我一粒也不分给你们!”王亚樵吼道。

“大家都听见了,他说他一粒都不给我们,这得多坏呀!”杨开调侃道:“既然不给,你们说怎么办?”

“抢!”陈天顶起哄道。

“那行,就按陈老板说的。张道长,麻烦你一下,上去把他压住,养甫,咱俩来拿花生米!”杨开笑着拍了拍桌子。

“你们,你们敢!”王亚樵急了:“别过来,别过来,你再过来我就开枪了。”

听了他的话,杨开眯起了眼睛:“开枪?这会儿,你就是开炮都不好使。”

“先把花生米抢过来再说!”

就在这时,屋子里的电话响了,也让众人之间的闹剧,告一段落。

杨开愣了下,要去伸手,被曾养甫拦了下。

他看了看表,说道:“我去接,可能是义父着急了。”

果然如曾养甫所料,话筒那头确实是戴笠的声音。戴笠的吩咐焦促而急迫,大概意思就是,飞机已经安排好了。大家整备完毕之后,最好尽快赶到军统门口,在那里,有专门的吉普接大家去莲花机场。

“看来这顿饭是吃不成了!”曾养甫放下电话后,杨开无奈的耸耸肩。

“再吃点吧,保存体力。”华伯涛一边说,一边用勺子盛满了饭,塞进嘴里,大口嚼吃着。

这位老教授先前的吃饭动作,一向文雅,只是现在,倒是和赵勇德颇为相似,怎一个狼吞虎咽。

看到众人都盯着自己,华伯涛也不吃惊,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想晚上饿着的,可以不吃。但我要提醒一句,这饭虽然做的不怎么样,但好歹是热乎乎的米饭。这一顿以后,我们只能吃罐头口粮,想再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可不知道要等到何时何地了。”

他说完后,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纷纷点起头来。然后迫不及待的消灭着各自碟子里的食物,等吃的差不多了,这才酒足饭饱的打了个饱嗝。

“杨开,要走了?”在此之前,王亚樵一直安静地坐在那里,直到此刻,才稍有些落寞的发出了一声叹息。

“嗯,要走了。”杨开抿了抿嘴:“王伯,咱们有缘再见!”

“会的。”王亚樵努力了点了点头,眼角有一些湿润的成分:“只是这人老了,岁数大了,也就跟着文人骚客们一起,多愁善感来了。虽然小算一下,跟大家相处的时间不过几个小时,但听到分别二字,还是禁不住有些小小的失落。”

王亚樵的话很委婉,也很直白。但杨开知道,这位风云人物,这位可爱的胖老头是真的把大家当朋友来看的。

“拿着吧!”王亚樵一挥手,将刚才那包死命捍卫的花生米变成了一条抛物线。

杨开眼疾手快,伸手接住。捏在五指间,油腻异常,散发出阵阵的酥香。

“大家上了飞机,当夜宵分着吃吧!”王亚樵酸涩的笑道:“就当是我这个吝啬鬼的一点心意,说实话,能让我忍痛拔一根鸡毛,你们已经很了不起了。”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杨开紧紧地抓着手中那包毫不起眼的花生米,对王亚樵翘起了大拇指:“好!我收下了,回来,我请你!”

“等你这一餐!”王亚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