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故人(第2/2页)

姜宣见她疑惑的神色,轻笑了一下,悄悄让开身子,冲着背后的青年道。

“我说什么来着,绵绵必是把你忘了,这回可是你输了。”

青年神色冷然,眉目冷峻,对着姜家兄妹二人,倒是难得的好脾气,露出无奈的神色,“宣弟神机妙算,是我输了。”

两人说话如此熟稔,姜锦鱼使劲儿盯着青年的脸看,脑海里渐渐遗忘了的脸,突然便清晰了起来。

她脸上透出一抹薄红,软绵绵瞪了一眼自家阿兄,嗔怪道,“哪有哥哥你这样的,看妹妹的笑话。”

然后,便不理姜宣,径直朝青年福福身子,俏皮的语气带了丝亲昵,“方才没认出顾哥哥,是妹妹的错,给顾哥哥赔罪了。”

顾衍也没打算责怪小姑娘,见她给自己赔罪,反倒轻咳一下,大度道,“不怪你,我也没认出妹妹。”

三人坐下说了近况,才知道,原来顾衍先前在夏县念书,姜家人搬走之后,他与姜宣二人结伴去了锦州府求学,大约三年前,顾衍被顾老太太一封家书给唤回了盛京。

如今姜宣也来了盛京,巧的很,两人又在书院遇到了。

顾衍冷心冷情,对着姜家兄妹倒是好脾气,他极少开口,大多时候只是坐着,听姜锦鱼说着益县的风俗。

等到听到姜锦鱼及笈的事情,顾衍端茶的手一顿,然后又漫不经心喝茶。

何氏回来后,见了顾衍也是高兴,倒是隔壁的尤夫人,听到这边仿佛是在待客的动静,还派婆子过来偷偷打听。

见过何氏,顾衍便告辞了,回到顾家,一进门,便吩咐书童过来,正色吩咐了他几句。

书童领命出去,赶忙去顾衍的私库领了银钱,带着银子跑了出去。

书童走了,顾衍又去了一趟书房,在书桌前站了一会儿,拿起笔。

待他放下笔的时候,已经是到了晚饭的饭点了,本打算随意用些算了,哪知老太太那里来了人。

嬷嬷福福身子道,“老太太请您过去用饭。哥儿难得回来,老太太可盼了许久了,就请了您过去,没旁的碍眼的。”

这话说的用心良苦,顾衍与继母不合,说起来,也不能算不合,是继母单方面怕顾衍出息了,抢了她儿子的东西,故而时时针对他。

顾老太太也知道,才让嬷嬷这样传话。

顾衍点头答应,稍微收拾了下,便去了老太太那里。

顾老太太挺疼这个孙子,见他来了,满面喜色。

等菜上了,顾老太太又是拼命给他夹菜。

对于这个孙子,顾老太太总是觉得自家亏欠他,当年顾叶两家的恩怨,本就是他们顾家不厚道。

可她当时不过是个寡妇,上门闹事全是族里那些叔伯们的主意,她就是想拦,也压根拦不住。

后来顾衍的娘病死之后,顾老太太深觉后悔,才把顾衍接到身边亲自扶养。

可就算如此,祖孙的关系也有些微妙。

但比起顾忠青同顾衍之间的疏离,顾老太太好歹还同他说得上话。

吃了饭,顾衍没久留,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见孙子走了,顾老太太幽幽叹气,唤来嬷嬷,“你上回说,胡氏私下在给衍哥儿相看对象,后来可打听到了什么?”

嬷嬷为难附耳过去说了几句,顾老太太听罢面色发白,气的手直颤,拍着桌子。

“你去把忠青给我叫来!我到要问问他,胡氏这样做,他还管不管了!难不成衍哥儿就不是他的亲儿子了?!”

嬷嬷正要出去。

“等等。”顾老太太又喊住了她,“先别去,容我想想。”

容她想想,压着儿子骂胡氏一通,压根什么作用都起不了,反倒让胡氏那妇人埋怨上衍哥儿。

倒不如她先把人给定下来,逼着儿子答应,她亲自上门定亲,定亲、彩礼……都由她来主持,省得胡氏从中作梗。

只是,想是这么想,老太太多年没有出去走动了,一时间想要挑个好的,都觉得为难。

只能按下心思,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