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定亲(第2/2页)

日子就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定亲的日子终于到了。

二十六这一日,姜仲行特意提前跟上司告假,他从进入吏部起,便一直是跟着安江手底下做事。

安侍郎平日冷冷清清的,倒不是个不通人情的,听姜仲行说家中女儿定亲,便很大度允了假。

定亲当天,姜家上上下下都笑脸迎人,门口有乞丐故意挑这日子上门讨钱,守门的下人都乐呵呵用银子吧人给打发走了,面上一脸和气。

乞丐也识趣,得了好处,也不敢不依不饶,还大声在门口说上几句祝词。

姜锦鱼是不用露面的,可她也早早被小桃几个喊了起来,穿了新衣,收拾妥当,便坐在屋里等着。

小桃特意吩咐了烧火的小丫头跑腿,小丫头唤豆苗,豆苗跑进跑出,一会儿便进来嚷嚷,“姑爷上门了!还带了一双大雁……”

定亲当日,什么都得成双成对的,以讨吉利,连姜锦鱼早上用的汤圆,都是如此。

秋霞等人过来帮忙,闻言都羡慕得笑了起来,小桃顺手塞给豆苗个红封,“一大早跑进跑出的,累了吧?喏,姑娘赏的……”

豆苗喜滋滋把红包往怀里塞,仰脸嘿嘿傻笑,“一点儿也不累!刚刚姑爷带来的嬷嬷,也给我塞了赏钱。管家阿叔说,开门的迎福哥、端茶的小夏姐姐……好多好多人,都得了赏钱。嘿嘿,姑爷真大方!”

这哪里是大方了,分明是散财来了!

小桃并秋霞几个都掩嘴笑,替自家姑娘高兴。

姑爷也不是人傻钱多,能得贡生,那得是个多聪明的人。这样散财,还不是为了给姑娘做面子麽?他们都懂!

姜锦鱼听了也脸上有点热,想伸手扇一扇风,又怕被人看见了,便也忍着。

钱妈妈推门进来,便瞧见一屋子的小丫鬟们都红着脸笑,权当没瞧见,笑眯眯冲姜锦鱼道,“姑娘,该把回礼送过去了。”

姜锦鱼略一点头,冲小桃示意,让小桃去把叠的整整齐齐的衣裳取来,递给了钱妈妈。

钱妈妈出门,把衣裳仔仔细细的放进回礼里,见负责送小厮们起了身,才缓步走到来交接的顾家嬷嬷那里,含着笑道,“这位嬷嬷,回礼都备好了。”

顾家嬷嬷也亲热得很,抓着钱妈妈的手,“劳烦。”

两人对视一眼,微微退开几步,立在那里,扬声说了几句祝词,正准备散的时候,突然听得院外闹哄哄的声音,仿佛是一行人过来了。

不多时,便看到了来人,领头的是姜宣,这让钱妈妈顿时放心了。

定了亲,规矩便没那般大,且还有女方家的长兄守着,还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在后头嚼舌根。

姜宣也没为难自家兄弟,虽说成了妹夫,可那么些年的同窗之谊还在,见顾衍做了几首应景的诗句,便松口让顾衍隔着门,跟自家妹子说句话。

折腾这许久,只让隔着门说句话,顾衍也没生气,倒是旁边同来的顾家各房兄弟们吓了一跳,可从未见顾衍这样好脾气,心里顿时有了计较。

外头的动静,里头也时时刻刻关注着,这边顾衍进了院子,绕过长廊,在屋外站定,屋里的小丫鬟们早都识趣躲到隔间去了,给两人留足了说话的空间。

门被轻轻敲了几下,姜锦鱼抿抿唇,声音轻而软,“我在。”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听着呢。”

顾衍隔着门,看不到里头的画面,可面上的笑意却止不住,手轻轻搭在门上,想了想,含笑道,“想现在就把你接回家。”

姜锦鱼一下子从耳根红到脖子,这人说什么浑话,明明平时那样的正经。

“可惜岳父岳母不允。”顾衍仿佛真的很可惜似的,语气里带了遗憾惋惜。

姜锦鱼又没吭声,倒是顾衍丝毫没觉得被怠慢了,又道,“不久便是殿试,我怕是不好来见你。我那里新收了几本游记,赶明儿让人送来,给你打发时间。”

这话还算说得正经,姜锦鱼“嗯”了一句,想了想,道,“那你好好准备殿试,不必记挂我。我在家里,样样都好。”

耳根悄悄红了,又匆匆一句,“我在家里,盼着你也样样都好。行了,你别久留,不合规矩。”

猝不及防被赶,顾衍也不气,心里还暖暖的。

嗯,盼着他样样都好。

怎么这么讨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