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第2/3页)



  “谁知道?也许蔺枫——根本没有——过世?”

  “不可能吧!如果没过世,那——坟墓里埋的是谁?”

  “反正我既没看见过坟墓,也没看见过——骨灰,都是听他说的。”

  “但如果蔺枫没过世——他编这么一段出来——干什么呢?”

  她也想不出个道道来,连自己都觉得牵强附会地说:“也许只是一种——苦肉计?”

  “但是他——那次犯病——你不是亲自看见的吗?那个——难道能装出来?”

  “那个——应该是装不出来的——”

  他劝道:“快别疑神疑鬼了,他不像那种——搞苦肉计的人。即便蔺枫没过世,他肯定也——不爱她了,不然还不赶快去跟蔺枫——在一起?”

  “也许他见我现在怀孕,不好意思提出离婚?”

  “怎么会呢?他修墓回来的时候,你又没——怀孕——他怎么不在那时提出——离婚呢?”

  她想想也是,可能是她受怀孕的影响,太爱疑神疑鬼了。她问:“那你说怎么办?”

  “他是个很好的人,有才华,也很爱你,你对他也不是没感情,两人又有了孩子,干嘛要——分开呢?”

  她想说:“谁知道这孩子是不是他的,也可能是你的呢?”,但她觉得那样说没有任何好处,一是她也没有多大把握,二是她知道卫国这人特爱负责。如果他听说孩子是他的,他肯定会认为自己有责任跟她结婚,而他现在又不可能跟她结婚,那不是让他左右为难吗?她又何必给他加重思想负担呢?

  于是她没再提离婚的事,也不勉强他跟她亲热。对她来说,只要能不时地看见他,听见他,她就很满足了,更何况她还能时时得到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她更该知足了。

  至于他那边,她知道他不是没有生理上的欲望,也不是没有感情上的欲望,但他又有很沉重的道德责任感,两相权衡,还是不亲热为妙,免得让一时的肉体欢娱和情感交融换来他长期的负疚和自责。

  就当是兄妹吧。

  那个寒假,她肚子大了,坐车不方便,没回F市,父母到G市来看她,跟她一起过春节,住在她家的客厅里。

  父母一来,就把做饭的事包了,卫国自然是退居二线,不敢再上她家来。

  那个寒假过得很热闹,两边的父母见了面,彼此都很满意。

  有一天,芷青去父母那边拿东西,岑今嫌冷,没去。等芷青走了,她告诉妈妈:“卫国也住在这层楼。”

  妈妈吃了一惊:“就在一层楼?”

  “嗯,就在我们斜对面。”

  “你们怎么搞到一层楼来住着?”

  “是巧合,又不是故意的。”

  “他——爱人孩子也住在这里?”

  “没有,他一个人在这里住。”

  “他离婚了?”

  “还没有,他跟他爱人关系不好,但他现在不能离婚,因为他儿子有先天性心脏病,要等到动手术之后,再看情况——”

  她把卫国的婚姻状况讲了一下,妈妈叹口气说:“唉,这孩子,怎么这么命苦?”

  母女俩唉声叹气了一会,她说:“我这段时间多亏他照顾,做饭买东西干重活,都是他。不然的话,芷青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回来了也不会做饭,真得把我苦死累死——”

  “我早说让你爸爸来照顾你,你又不肯。”

  “爸爸怎么照顾我?他又不怎么会做饭,身体又不好,如果病倒了,我也没本事替他拿药——”

  “只怪我——现在还不能退休,不然的话,我住在这里照顾你,比什么都好。”

  “那还用说。”

  “你婆婆她不能——”

  “她还没退休,怎么照顾我?再说——她也不怎么会做饭——而且她——当年怀孕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饭——,到现在都还当光荣历史讲呢,我叫她来给我做饭,她肯定觉得我太——娇气了——”

  妈妈沉默好一会,说:“今今,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是卫国那孩子——不可靠啊。如果他真的喜欢你,他干嘛要结那么一个婚呢?儿子又有心脏病,爱人又刁蛮,这是个扯不清的结。你可别为了他把自己的——美满婚姻——甚至事业都葬送了——”

  “你放心,我不会的。”

  “你还是跟学校说了,换个地方住吧。”

  “为什么?”

  “怕别人说闲话啊。他天天来帮你做饭,隔壁左右的看见不知有多戳眼睛,如果传到他爱人耳朵里,给你到处去一闹,你怎么在G大做人?”

  “隔壁左右的人问起来,我都说卫国是我的——干哥哥——”

  “人家会相信?”

  “这有什么不相信的?不如你这次——正式认他做干儿子吧。”

  “他现在在这里吗?”

  “很可能在,因为他没哪里可以去。我去看看他在不在——”

  妈妈慌忙叫住她:“现在去干什么?芷青一会就回来了——”

  “不要紧的,芷青知道卫国经常帮我做饭的事。妈妈,你也跟我去他家坐会,他爸爸帮我爸爸平了反,难道我们不该去谢谢他一下?”

  妈妈想了想,跟她一起去了卫国门前。她敲了敲门,卫国开了。

  她介绍说:“卫国,这是我妈妈,还记得不记得?”

  卫国说:“记得,记得,陶老师,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年轻。”

  妈妈说:“卫国长大了,长高了,差点认不出来了——”

  卫国从卧室搬来一个椅子,自己坐在椅子上,把沙发让给她们娘俩坐,又给她们泡茶拿点心,还找了个枕头让她靠在背后。

  寒暄了一会,妈妈问:“你爸爸他现在还好吧?”

  “挺好的。岑老师现在还好吧?”

  “挺好的,他也来了,不过他现在在——睡午觉。你爸爸他——还在工作吧?”

  “还在。陶老师呢?”

  “我也还没退休。”

  三个人聊了一会,母女俩就告了辞。回到家,妈妈悄声说:“这孩子——怪可怜的——过年——也没个去处——要不我们请他来吃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