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强买强卖(第2/2页)



只是苏灿在和林光栋交流的时候,因为从前对这一块并不是很了解,就连这个林光栋要做的时尚杂志都是发展的副产物,所以他也只是从脑海里掏空了后世对一些时尚媒体杂志的记忆,开始无差别的对林光栋灌输。

这些东西往往是分散的,在苏灿的记忆中并没有形成系统,也是断断续续的,只是这些东西,都是此后八年后的情况,当然林光栋会有前瞻姓。

也让林光栋对苏灿的惊奇和信服更深了一个层次。

所以林光栋这次不仅仅是从美国引入了一个丹尼尔李扬,还让一些媒体风头将目标转到了内陆中国的这一本实际意义上的时尚杂志。

别说是在现在这个年代,就算是苏灿重生过来的七八年后,中国的时尚发展水平也并不成熟,时尚杂志的发展更是大多停滞于模仿阶段,时尚媒体本身的办刊人对于受众定位和需求的把握不是非常准确,另外一方面也由于时尚杂志的阅读群体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阅读习惯。

在苏灿看来,时尚杂志并不就代表着一种对奢侈品和稀贵物品的追捧,而是一种传播快速变节社会前沿资讯的媒体渠道,去承载许多商家品牌传递信息的渠道,这里面的商机巨大。

且中国的许多消费观念并没有固定形成,没有正确的引导,所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加有无数拜金女,无数追捧名牌奢侈品,价值观消费观念扭曲的人踊跃而出。

“消费永远是关系国计民生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要做的只是正确的引导读者们的消费观念,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只想做得是,让人们不是盲目的追捧某一件奢侈品,某个品牌,而是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林光栋在七月的传媒人聚会上面,这样介绍新的时尚杂志,迎得一片掌声。

时尚文化获得一些投资商的注意和青睐,这本来是很好的一件事,不过林光栋却似乎在接下来遇到了不顺。

“我看了这个锋锐杂志,在南方做过几期,不过后来运营不善,杂志处于半停刊的状态,杂志社社长肖兆旭是江海省宣传部长的儿子,这个人很有名,我听很多人都说起过大三辍学于上大,自己搞赛车,搞杂志,他的锋锐杂志社目前只有投入,基本上是一亏到底,杂志做得极差,一份六十页的杂志,印刷内容上面有极大的漏洞,完全就是心血来潮的富家子砸钱也是他底子厚,耗得起,有近十家公司给他老子面子送着钱,由着他折腾,要换我们,根本玩不起。我看我圈子里朋友的那个意思,我们怎么被他这块狗皮膏药给盯上了。”

尽管林光栋对这事不喜欢说出,不过还是在收到一定消息的苏灿面前,没有隐瞒。

时尚文化受到普遍关注和讨论,不光是引来了投资商和蛋糕,也引来了想要在这块蛋糕上分一杯羹的人物,这个肖兆旭就是其中之一,肖兆旭是江海省省委宣传部肖金的儿子,在江浙沪圈子里有名的子弟,早在高中的时候就是一风云人物,基本上那一届的江浙沪重点中学,家里有一定家室地位的学生或多或少知道这个名字。

后来上了上大,结果又在中途辍学,自己组建了个浙江圈子的赛车俱乐部,搞汽车和时装的杂志,当地还有过一段时间铺天盖地的报道。都是以“大学生创业”为噱头对他大肆褒扬,只是这个肖兆旭很对不起其老子的能量,没干出什么名堂。

在最近的媒体人聚会上面,肖兆旭自然而然就盯上了林光栋,苏灿的菠萝传媒蛋糕。

要用锋锐杂志参股,和林光栋合办这个《时尚.文化》刊物,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

林光栋沉默了一下,随即问道,“你怎么看?”

“真想扇他两耳刮子。”苏灿道。

================这一卷准备收尾,下一卷铺路进行中。

今天只有一更了,很多朋友说书红了更新就慢下去耍大牌怎么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烤鱼的今天是大家给的,我也努力的在写东西,只是最近真的有点卡,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

我想写慢点写出真正爽的东西,也比卡着在一个段子反复拖剧情好。

全世界都在看球赛,我只是不停的看书为下一步剧情打基础,只是为了更好的奉献,没这么休闲的曰子也认了。

所以请兄弟们能谅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