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一章 负担(第2/2页)


一举压倒目前国内的老牌文具品牌生产商,得力,齐心,以及真彩。亦在国内牢牢的站稳脚跟,这让一些外国品牌打入得更加的艰难。蜀山在韩国和曰本市场的进入流行,一定程度上也对其产生了压力,感觉蜀山打出的不是一支笔,而是一柄利剑。这个来自中国的剑客不简单。

苏灿知道很多人都会忽略到文化用品这个产业,现在开始龙蛇共游,逐渐激活的这个市场,或许八年后等到上千亿的市场潜力盛宴蛋糕推出的时候,谁是能够吃得最饱,分得最多的,也必然是现在走在时代最前的人。

蜀山集团是这个产业第一个引入erp管理系统概念的企业,外界看来一个拥有一千个合作伙伴,上万个零售终端的庞大营销网络,管理团队却只有区区的四五十人,这是何等的精简和高效?

而最高层管理核心从总裁,总经理到关键高层,加苏灿在内也只有五人。但整个企业却能够最集中有效的反应这五个人的意志,以及体现苏灿重生优势的一些方略方针,这样的体制系统,在国内民营企业都是很少见的。也不怪有引领业界的优势。

苏灿也能体会到从最初的行业末尾,到领跑者的快感。对从蜀山文具制出的笔苏灿有种天生的好感,很多人看不起这些单价零售在一块到三块的书写用品,觉得格局太小,动辄就想动能源战略资源的大手笔,那些对苏灿来说还比较遥远,也没接触到那个层面。而往往正是这些千家万户都会使用的商品,却能够为苏灿的商业联盟产出大量的现金。

想想可口可乐,也许很多人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从来都是两块到三块一个的瓶瓶罐罐,可以卖遍全球,并助其成为全球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位列榜首的品牌。

目前蜀山文具一年的销售额是两亿人民币,剥离铺天盖地的广告,一些运营,材料,流水线租用各方成本,利润应该可以在今年达到三千万。

而敦煌那边需要快速扩张,打圈地战争,苏灿已经不指望其能产出多少利润,有一千万就已经谢天谢地,林光栋的杂志方面大概今年下来赚钱不会很多,恐怕只有三四百万,这些钱整合起来看上去很多,三大产业发展得很平稳,也很好,但是神器facebook的迅猛却超过了苏灿的预料,而且其吸血的成本能力也是惊世骇俗。三大产业收上来的利润,光以第一轮融资来看,也完全不够脸谱网烧的。

苏灿也没有想到在美国的融资上面,就惊动了维亚康姆,sun,以及一些提出来会让人吃惊的硅谷互联网巨头等等这些重量公司集团,其中的凶险更是步步惊心和陷阱。

其所要的接下来几轮融资,也必将是世界级的,但这也是其壮大的必经之路。

马克扎克伯格在美国也并非一帆风顺,倒也出了几个错误,惹外界一片非议,而这些决策有些是他过于自负所导致。得到在帕洛阿尔托的团队消息回馈后的苏灿也跟整个团队的商量达成一致,扎克不得不在众人的一致认同和施压下,放弃原本准备好进入的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而转到了商学院,并在总裁班报了名,进修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东西。

和这和远在国内南大的苏灿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不同的是,扎克在哈佛的知名度明显比后者高,大学生活也很是香艳,最近几次聚会必然有**的女孩投怀送抱,看到相关报道,这让苏灿感觉很负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