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四十三章 第一场仗(第2/2页)



因为第一批项目定在上海和燕京的大学,所以项目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五人,由乔树鑫带队北上,期望攻陷燕京的三所顶级高校,建立脸谱中文的第一批官方承认的入网高校。其余的人则负责攻陷上海几个高校。

脸谱中文在策略上没有盲目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而是以苏灿的前世经验相结合,复制美国脸谱网的道路。毕竟这个时候国内最早的社区类网站chinaren已经卖给了搜狐。

chinaren失败的原因应该很简单,一方面是一个sns网络想要成为门户类网站,这本身就没法和搜狐新浪相抗衡,自然会落入下风。另一方面大概就是资金问题,没有灵活拓展开创姓的盈利模式太过烧钱,其实chinaren最大的优势就是短短一年半时间有了近五百万的客户群体,这也变相证明了sns网站在国内的巨大前景。

只是可惜了没有人将其做出来,成为搜狐旗下的一个子品牌而已,算不得正统的社交网络,大杂烩居多。

而后的人人网,开心网都是在社交网络火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在中国创立,没有登上网络生态的制高点,说白了就是大家都习惯了qq即时通讯类的简单直接方式,还要你这什么社交网络干什么?

没有雪中送炭,就只有锦上添花了。但这锦上添花的花,一贯是不会被人太多重视的。

苏灿从攻陷大学开始,相对私密的起始环境能够增加更多的忠诚用户,抓住大学生就抓住了很多东西,这点没错,错的是很多明白这个方向人的错误运用,或者就是没有那个生命力支撑到甜头降临的一天。

先从大学开始走脸谱中文的第一步,等到国内诸多大学生开始觉得这个社交网络可以成为他们生活一部分的时候,那个时候再通过这股热潮开放对外端口,吸纳会员。

说白了苏灿团队的策略就是先来个羚羊挂角,最后再势如破竹。现在即时通讯的流行大多也是通过学生开始蔓延的,从哪里错过了的,也就从哪里争回来,脸谱中文的第一块阵地,第一场硬仗,就是从学生这块阵地开始打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