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七十九章 阵营(第2/2页)



估计西南厅级以上干部要知道周国涛自掏腰包请了苏理成一家这顿饭,不少人恐怕得当场吐血。而问题是,被人嫉妒眼红并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内部会议总结下来,最终没有对郭江眺进行汇报中央请求处理,也是考虑到这个干部的确有优点,吹皱一池春水好过死守一潭死水。中庸之道有时候就是庸碌之道,也许党内也需要一些郭江眺书记这样的干部,不断的尝试,失败,再突破。所以我们只对郭江眺进行诫勉谈话,而不处理,也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周国涛又笑着对王薄补充道,“这可和你的那个求情没有关系啊不过,爱搞矛盾的王薄不搞矛盾了,懂得团结,这才令人刮目相看啊?”

周国涛话语直指王薄“爱搞矛盾”,如此“直白”不讳,亦是因为他相比起王薄来说更高一筹的身份,说话尺度自然也就更大。

表面上看似双方平起平坐,可知道的人都知道周国涛的这个位置,比之王薄来说,就是一个钦差一个知府的差距,这里面隔了多少重山,不言而喻。

而王薄对高层给予自己的评价似乎无动于衷,说道,“结交一个朋友,永远好过树立一个敌人。我并不喜欢搞矛盾,但我希望所有干部的力朝一个地方使,绳子始终朝一个地方拧。这才是理想状态。”

“说得好。”周国涛点点头,眯了眯眼,这才投向苏灿,“刚才听你的介绍,他就是苏灿。给你写那篇内参的人?”

苏灿心头“咯噔”一声,心想一篇内参难不成自己又被关注了?这未免逼着自己自我膨胀啊。

“人如其名,果然是个愣头青。”周国涛咧嘴笑了笑。

这个评价摧枯拉朽的毁灭了苏灿心里刚树立的一抹小虚荣。不过这番话里有很敏锐的一个细节被苏灿感悟到了。

人如其名。苏灿并不觉得自己这个“名”指的就是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取得也并不愣头青,顶多是那时给嗷嗷待哺的自己起名时苏理成突然文青了一回。

望着眼巴巴望着自己的苏灿,以及疑惑不解的苏理成,曾珂和王薄。

周国涛笑了笑,淡淡道,“穆芹,中央党校的穆老太太,我想你并不陌生。”

苏灿心肝脾肺很狗血的震了一把,终于明白了这个中央大员的阵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