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功名相避如飞鸟(第2/3页)

  此时城门前已经聚满了要出城的各色人等,一如既往地热闹喧哗。门吏已经带人来到门下,正要去开门,突然一骑飞骑驰到,马上的人喊道:“奉太宰府之命,今日所有城门不得开启,紧闭城门,不得开启!”

  如此喊了六七遍,人人都已经听得分明,城下登时乱了起来。

  有人是家中有田在京畿的,要出去耕种;有人是要出门打猎种桑的;有人是要走亲戚探访朋友的。如今一纸令下,居然毫无理由地就将城门闭锁,自然是群情激奋,恶议汹汹。门吏和他的同僚们也无可奈何,既然官府这样规定了,他们也不敢违抗,只得带人守住城门,一动不动。

  也有相熟的过来小声打听是怎么回事,自然有人憋不住将清晨的情形说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登时太宰严将军被晋王打得门牙都找不到的消息就传了开来。

  城中之人许多都深为髙车人和玉门军所扰,早就期盼着晋王回来,听了这样的消息连骂娘都顾不得了,一溜烟奔回所住坊里,传播消息。

  不到中午,晋王带着十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龙城七十二坊的每一个角落。 ^

  崔璨听到这样的消息十分惊讶。

  他自然知道民间口耳相传的谣言做不得准,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只需派人打听一下,就已经知道了原因。

  听到严望惨败的消息,崔璨第一个念头就是绝不能让皇帝知道,否则只怕他们更要毫不犹豫地弃守龙城,加紧迁都的步子。

  想到此,崔璨也顾不得别的杂务,匆忙进宫觐见。不料到了延庆殿,见严望身着礼服跪在平宸脚下,也就知道自己到底还是来晚了一步。

  果然平宸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严望破口大骂:“让你去南方监军,你打不出个眉目来,阿若还为你说项,说你的兵都是骑兵,打不惯南方的仗。朕准了你回来,结果你回来了也打不赢。国朝立朝百年,还从来没有一任太宰被个流寇打得全军覆没,你还有面目到我这里来跪?”

  严望把牙根咬得咯吱作响,双手撑在地上,指甲抠进了砖缝里,一任五梁冠深深扣在额头上,遮挡住视线,低下头一言不发。

  还是平若见他后背和手臂都渗出血来,于心不忍,出言劝道:“陛下,这一仗确实不怪严将军。他只带了一千人,贺布军却有五千人之多。对方有备而来,他却猝不及防,两方相遇,严将军没有退缩,力战到底,已属难得。”

  “难得?”平宸斜瞅着严望冷笑,口中却驳着平若的话,“是啊,全军覆没,主帅却自己回来了,确实难得。古往今来,也只有李广有他这样的事迹。”这话说得恶毒至极。李广当年是率一万大军主动出击大败而归,严望却是出其不意地遭遇,二者本就不可相提并论。但是盛怒之下,却也没人敢反驳平宸。

  平若被他噎得一滞,无奈地向崔璨望去。崔璨却无意为严望说话,沉吟了片刻,上前一步,先向平宸施了一礼,直起身道:“陛下,可否容臣问严将军几个问题?”

  平宸的火气没发完,被他这样一打岔,倒是不好再将怒火转到别处去,只得哼了一声,背转身去。

  崔璨知道这是默许了,便转向严望,问道:“请问严将军何时带兵出的城?”

  严望一声不吭。

  崔璨不以为意,又问:“严将军为何会突然带兵出城?”

  这时连平宸都留意起来,转回头盯着严望。

  严望仍旧一声不吭。

  平宸沉声喝道:“问你话呢!”

  严望毕竟是久经沙场的武将,这一声喝得殿内所有人耳朵都嗡嗡作响,宫女和内侍无不瑟缩,就连平若都忍不住微微皱了皱眉,严望却仍旧八风不动地跪着。过了好一会儿才终于缓缓抬手将头上五梁冠摘下放在身前,缓缓开口:“是陛下要问,还是崔相要问?”

  这话的意思非常明确。丞相虽然总理全国政务,却无权管辖都督中外军事的太宰,这两人一文一武本是互不统属的平级,因此若是崔璨问话,严望确实是不用回答的。但此时既然平宸发了话,严望却不能再装聋作哑,因此有此一问。

  他这点心思,在场几个人心里明镜一般,更是往平宸刚刚平息了一点儿的怒火上又浇了一桶油,登时火苗又蹿得仿佛要将大殿的房顶都给烧塌一般。他咬着牙冷笑:“怎么?不是朕问你就不打算答了吗?你是个什么东西?你不就是太宰吗?朕能让你戴上这五梁冠,也就能让你秃着耳朵滚出这大殿。不要废话,赶紧回答!”

  自从平若和平宸制定了南下的策略之后,平宸对待严望的态度就再不若从前。平若心中明白,这是因为平宸对严望彻底失望后决定放弃了。

  平宸将严望从南方调回来,固然有抛出严望吸引晋王注意的打算,也是在给他最后一次机会:就算不能清洗替代晋王势力,至少也能抵挡几分,做个尽心护主的忠将,即便阵亡了也能让人在功臣簿上写下他的名字。

  然而严望的这次大败可谓彻底打碎了平宸的念想。虽然他血战到了最后,虽然他人数比对方少,虽然他有许多可以被原谅的理由,但仅仅一条就足以让平宸愤怒得失去理智:他这一败,让人心无可抑制地倒向了晋王。

  这就如同摧毁了龙城面对晋王时的防线。

  平宸一看见崔璨匆匆赶到,就知道如今城中在流传什么样的流言。否则以崔璨的谨慎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蹚这潭浑水,贸然发问。所以严望到了这个时候还要端着架子不予合作,更令他怒火中烧到口不择言。

  平袁的心思平若完全明白,但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平宸失控。毕竟严望这颗棋子现在还不能舍弃。

  就在平宸的话音刚落,严望还来不及有所反应的时候,平若已经上前一步,用刻意放轻松的语调道:“其实这事臣是知道的。严将军夜里带兵出城巡査,也是因为最近贺布军时时觊觎京畿麦子,他实在不放心。当时他要出城,还是找中书府批的门引。”他说到这里顿了顿,语气放得更轻柔,“所以臣一直说严将军虽败却无罪,就是因为此战事出乎意料,严将军并无准备,而且若不是他公忠体国,深夜仍然不忘记巡查京畿,又怎么会遭遇这样的惨败?这次损失的都是严将军一手带出来的精锐,他此刻只怕比陛下还要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