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多情总为无情恼(第3/4页)



  刘询面上好似一点不在乎,可胸中的怒火中烧。怀中的温香软玉、浅吟娇啼竟只是让他的心越发的空落。

  簌簌的雪花不大不小底飘着。

  昭阳殿外的屋檐下挂了一溜的灯笼,光线投在飞舞的雪花上,映得那雪晶莹剔透,趁着黑夜的底色。光影勾勒出的样子就如一个个冰晶琉璃,一溜看去,随着屋檐的高低起伏,就如一粒粒琉璃参差不齐地漂浮在半空。

  许平君仰头呆呆地望着昭阳殿,眼中不禁又浮出了泪花。即使这般的美景,他都不会陪她一起欣赏了,纵有良辰美景又如何?

  前尘往事断断续续底从脑中闪过,只觉得天地虽大,余生却已了无去处。欧侯的死,她能全怪孟珏吗?那般的巧合,她却简单地相信是自己命硬,心底深处不是不清楚,她只是不肯去面对心底的阴暗。忽然想起张神仙给她算命时说过的话,“天地造化,饮啄间自有前缘”,只觉意味深长,慢慢细品后,一个刹那,若醍醐灌顶,心竟通透了。

  若不是深夜,若不是下雪,若不是恰好跪在这里,哪里就能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致呢?

  若不是当年自己强行掬水,何来今日雪地下跪?她今日所遭受的苦楚,比起她害死欧侯的罪孽又算得料什么?她在当日费尽心机想嫁给刘病已时就已经种下了今日的果。

  人生得失看似随机,其实都是自己一手造成。与其为昨日的因自惩,不如为来日的果修行。

  许平君微微地笑着,从头上拔下簪子,以簪为笔,以雪地为帛,将眼前所看到的”雪殿夜灯图”勾描出来。一边画,一边凝视想着该做一首什么样的诗才能配得上这如梦如幻景。

  清早。

  刘询起身去上朝时,本以为会看到一个神情哀伤凄楚、祈求他回心转意的人,不料眼前的女子淡然平静,见到他时,只是深深地埋下头叩首。她的姿势卑微谦恭,可他觉得她就如她肩头的落雪一般清冷干净。

  他心中只觉烦躁,微笑着,匆匆而去,任她继续跪着。

  他离开不久,刘奭披着个小黑貂斗篷跑来,站到母亲身前,替母亲把头顶和身上的落雪一点点拍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一直咬着唇,不肯哭出来。

  “娘,你冷吗?”

  许平君微笑着摇摇头。

  “姑姑能把施肥找回来吗?一定可以的,对不对?”

  许平君想了会儿:“娘很想和你说‘可以’,但你已经是个小大人了,娘不想哄你,娘不知道。”

  刘奭在她面前默默地站了会儿:“娘,我去了。”

  “好。”

  刘奭咚咚地跑进了昭阳殿。霍成君见到他,立即命人给他宽衣、拿手炉、倒茶、拿点心,使唤得一群宫女围着刘奭团团转。

  “殿下怎么突然有空了?”霍成君的目光里面有狐疑。

  刘奭摇着霍成君的胳膊:“娘娘,您一直很疼虎儿,虎儿求您救救母后。母后再跪下去,会得病的。”

  霍成君笑起来,一面拿起个橘子剥给他吃,一面说:“你父皇正在气头上,等气过了,我们就去说几句软话,你父皇肯定会原谅皇后娘娘。”

  刘奭吞下口中的橘子后,担心地问:“真的吗?”

  “当然!”

  他放下心来,脸上也有了几分笑意,随手抓起碟子里的糕点吃起来。霍成君端了碗热奶给他:“慢点吃!早上没有吃早饭吗?”

  刘奭点点头:“我一起来就听说母后跪在雪地里,立即跑过来看。”

  霍成君笑问:“你母后怎么肯让你来找我?”

  “母后……母后……”刘奭低下了头,吞吞吐吐地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后才说,“儿臣自己来的,儿臣知道父皇宠爱娘娘,娘娘说的话,父皇应该会听。”

  霍成君看到他的样子,忽然叹了口气:“若我将来的孩子有殿下一半孝顺,我就心满意足了。”

  刘奭立即说:“会的,弟弟一定会的。”

  老人都说小孩子的话准,霍成君开心地笑起来:“殿下觉得我会有儿子?”

  “嗯!”刘�'>很用力地点头。

  霍成君又喂了他瓣橘子:“等你父皇散朝后,我就去帮你母后求情。”

  刘�'>给霍成君行礼谢恩后,高高兴兴地去了。

  朝堂上,几个大臣向刘询禀奏民生经济状况。

  刘询越听越怒:“什么叫粮价飞涨?今年不是一个丰收年吗?一斤炭火要一百钱?那是炭火还是金子?”

  大臣哆哆嗦嗦地只知道点头:“是,是,皇上说的是!长安城内不要说一般人家,就是臣等都不敢随意用炭,为了节省炭,臣家里已经全把小厨房撤掉了,只用大厨房。”

  刘询气得只想让他“滚”,强忍着,命他退下:“隽不疑,你说说,怎么回事?”

  “今年是丰收年,即使因为这几天大雪成灾,运输不便,导致粮价上涨,但也没道理疯涨。据臣观察,除了粮食、炭火,还有药材、丝绸在涨,只不过这两样东西一时半会儿感觉不到而已。”

  刘询点头,没有生病的人不会关心药价,也没有人天天去做新衣服。

  “这些东西彼此影响,继续涨下去,只怕会引起民间恐慌,民众会抢购囤积,一旦发生抢购,物价就会被推得更高。最后的局面就是,不需要粮食和炭火的人库存充足,而真正需要的人购买不起。根据司天监的预测,今年冬天会大冻,若粮食和炭火不足,就会出现冻死和饿死的人。”

  刘询只觉得脑疼欲裂:“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你没说完的话朕也知道,若冻死、饿死的人多了,民间就会有怨言,怪朕昏庸无能。朕想知道的就是为什么好端端的物价会飞涨!”

  “既然粮食本来充足,臣的推断应该是有人操纵市场,想从中渔利。”

  大殿内哗的一声炸开,嗡嗡声不绝。

  杜延年反驳说:“商人为了利益,囤货抬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可这次是整个汉朝疆域内的粮食都在涨,还有炭火、药材、丝绸,哪个商人有这么大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