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有点意思(第4/5页)

他回头看去,是皇兄身边的大太监元吉,提着一盏灯笼,身后还跟了几个人。

他眼前一亮,大太监是皇兄的人,皇兄的人来送他,那是不是说明皇兄也知道他了?

“奴才方才打眼一瞧,就晓得是您,九殿下不回长清宫,来长明宫做甚?”

古熙瞬间心虚起来,“我……我迷路了。”

迷路能从长慈宫迷到长明宫?他应该回长清宫来着,长清宫和长慈宫一东一西,方向都不对,不过元吉体贴的没有拆穿他,假装不知道,将人送了回去,之后才回长明宫。

陛下还在批阅奏折,他将灯笼给别人拿去,自个儿拍了拍满身的寒霜,搓着手进了书房,边给陛下磨墨边道,“陛下,您猜我方才瞧见了谁?”

不等陛下问,他继续道,“九殿下。”

“他又迷路了,上次中秋也是这般,从长清宫迷到长明宫,手里还拿着月饼,月饼还是没拆盒,包的好好的,您说巧不巧?”

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他与陛下说了一声,送人失踪了那么久,陛下也没说什么,看来陛下是默许了。

跟随陛下三年,还能不了解陛下的秉信?

“奴才看的出来,太皇太后薨了,您很难过,假如有一天……”他手上快速磨了两下,“陛下知道奴才为什么进宫吗?”

“奴才曾经有个弟弟,奴才每天嫌他笨,打骂他,后来他被卖进宫做了太监,每月月例都寄回家,供奴才读书,奴才心说装什么好人,奴才才不稀罕呢,于是也剃了身子进宫来找他,可惜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奴才很后悔,当初不该对他那么凶。”

他叹息,“奴才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希望陛下别跟奴才似的,将来有一天后悔。”

他斗胆又多说了一句,“多多珍惜眼前人。”

太皇太后薨了皇上伤心,那还是在做过对不起他的事的前提下,九殿下可没有,假如有一天,九殿下薨了,皇上只会更伤心。

古扉抬眼看他,“你今天废话很多啊。”

元吉连忙禁声,嬉笑一声打岔道,“皇上累了吧,奴才给您捏捏肩。”

古扉不让他捏,“行了,去一边玩儿吧,朕要批阅奏折,让人不要打扰朕。”

元吉晓得,“那奴才去了,皇上有什么事喊一声便是,奴才就在门外。”

古扉敷衍似的挥挥手,等他走了才道,“你有没有觉得不对劲?”

???

【哪里?】这样没头没尾没法子回答。

“方才太医说头上的伤不至于致死,有可能跟腕儿上的伤有关时,皇叔当即反驳说不可能,他为什么那么急着否认?”

“难道那个伤跟他有关?”

古扉撑着下巴问它,“你就不好奇吗?”

【不好奇。】器灵并不想看他,也不想再回长慈宫去瞧死人,还是大半夜去。

“我好奇。”古扉一个人敲定了,“走吧,说不定能查到些什么?”

器灵很无奈,【你其实就是想查太皇太后的死因对不对?】

“只是其中之一,我更好奇她手上的伤是怎么来的?”太皇太后又不碰刀,不可能失手,也没听说长慈宫出什么事?

年纪大了,人就会变得矫情,平常感冒发烧都恨不能昭告天下,将她的儿子喊进宫,心疼心疼她,那么大的口子,怎么会没出声呢?

不对劲啊。

古扉把空间准备好的剪纸放在灯笼前,立马一道影子印在窗户上,是个人在写字的模样,只露到胸前,所以笔没动也没关系,看着像在用功批阅奏折便好,穿帮了还有元吉打马虎眼,没得怕的。

他自己溜到桌子底下,借着掩护进了空间,换了一身夜行衣出来,刻意矮下身子接近窗户,最角落的那个,打开一条细缝朝外瞧了瞧,没惊动人便一跃翻了出去。

所有侍卫眼睛看的都是前方,没人注意身后,他几下上了廊下的梁柱上,又通过梁柱翻上屋顶,趁着换防的功夫跳到另一个屋檐上,借着夜色掩盖,很快消失不见。

再出来时已经一身白衣,带着恶鬼面具,披头散发,假扮成鬼的模样出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熟门熟路去了长慈宫。

长慈宫人还没有完全散干净,皇叔和另外两个皇叔在守夜,那两个皇叔和皇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不算很亲,皇叔让他们去偏殿歇息歇息。

那俩人起初不肯,后来意思意思也就去了,正殿下只余了皇叔一个人。

才第一天,没有封棺,古扉瞧见皇叔将手伸进棺材里,不知道在干什么,古扉在他对面的屋檐上趴着,看不真切。

“器灵。”他招呼着,“到你发挥了。”

器灵晓得,他刚一屏住呼吸,闭上眼,器灵便将视线换成了它的。

与常人不同,它的视线像一条蛇似的,紧紧挨着屋檐,长慈宫的户型和长明宫一样的,是个‘曰’字,古扉的位置在最下面那个‘一’处,摄政王的位置在中间,两边的衔接处用了门槛挡住。

这个时代的门槛都很高,是为了防尸变,皇宫冤魂多,更信这套,只要是能进入正屋的途径,都安上了门槛,也方便了它,直接顺着门槛爬去屋檐下的梁柱,梁柱下是木制地板,棺材放在架高的地板上,所以也叫它看清了里头的情况。

摄政王一直抚摸着太皇太后的手腕,器灵朝另一只手腕看去,意外发现那只上面也有很多痕迹。

像是整齐的切痕,已经很久了,伤口发白。

【看起来像放血的痕迹。】

总不可能是自杀吧?

大好的日子不享用,需要自杀?

没那个道理。

“难道皇奶奶也在用自己的血供养皇叔?”这就说的通了,为什么受这么重的伤,也没告诉旁人,因为她是自愿的,还要瞒着大家,以免给儿子招来口舌。

【你倒是提醒我了,差点忘了,摄政王喝血有讲究,最好是他的宗亲,越亲效果越好。】

就像输血一样,自然要血型对上,血型不对上,会死人的,不过摄政王不是给自己输血,是喝,所以要求没那么高,但是宗亲的血肯定对他更好就是了。

这跟平时吃饭似的,喜欢吃面条,就觉得面条特别对胃口,但是吃其它的也能活,只能没有面条那么令人喜欢而已。

“所以说皇奶奶是死于这个?”古扉敏感的抓住了重点。

【有可能,年纪这么大了,还放血供养摄政王,瞧她的样子不是第一次做了,长期失血会头晕眼花,定是没瞧清路一脚摔下楼梯,摔在石阶上,加上手腕上的伤流血而死。】

“也太巧了。”古扉还是不相信是巧合,他更觉得是人为,但是这个人会是谁呢?

以及如果真的是意外皇叔会怎么做?会不会利用太皇太后的死,将自己的老对头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