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2页)

虽说现在的星网技术极其发达,可以利用特殊技术模拟甚至创造不同的地貌环境动植物,基于已知信息自动推演补全环境变化,为所欲为想搓个地球出来也没毛病,但事实是几乎没人敢对地球下手。

地球留存的数据实在太少,自然地理相关的数据更是少之又少,但凡是挂着地球模拟名头的,九成九都是粗制滥造收割人类种情怀的。

主播人长得好看,可话不能乱说。

弹幕里不少观众吐槽,不过也有观众给齐光刷了礼物,庆祝他制陶成功。

不可能是相信齐光真的烧出了陶器,纯粹是配合主播的表演。

主播说是地球就地球,管他数据模拟是不是常识错误漏洞百出。

总归这场直播做得比起那些粗制滥造骗他们地球情怀的东西用心太多,看得出主播是真的热爱地球不是在蹭热度,那么他们也乐得忽略掉那些细节顺着主播的套路演,权当是真的遇难到了地球也没什么不好。

谁没有做过回家的美梦,在梦境里描摹过那个比一切星球都要美丽的母星呢。

要知道今年又是地球寻回年,人类种一切跟地球有关的骚操作,都可以被归结为思乡病发作。

“感谢[希思维斯]的星舰,感谢[菲洛尔]的宇宙艇,感谢[用户23478354]的炮仗*5。”齐光先念了一遍礼物列表,才接着道,“关于地球遇难……估计也没人认为是真的?要不要猜猜看我用了什么技术?”

让观众相信他真的在地球难度太大,齐光觉得还是假装自己是个地球狂热爱好者,直播内容只是通过特殊手段来模拟地球遇难状况更容易被人接受。

——此处还要考虑到他未来如果有积分兑换科技产品的情况,总要为高科技产品的出现留下个解释的后路。

“不过要是实在看不惯觉得我瞎扯淡的,咱们好聚好散不必勉强,”齐光耸耸肩,无所谓道:“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比如作为一个真的地球遇难的纯人类,他看看星际观众们的弹幕就挺开心的。

哪怕是飘过去嘲讽他异想天开脑子坏掉的弹幕,代入一下自己现在就在地球的真相,就一点也生气不起来了。

反而很有一种从古人的角度看现代人解读文物文献的看热闹感。

所以齐光没关弹幕,也半点没被弹幕影响,心态很好地把自己的宝贝陶器放在筐子里,收拾收拾开始今天的工作。

今天的主要任务有四个:河边挖掘水坑,尝试造烧制陶器的窑,砍树储备木材,以及收集藤蔓。

烧陶的窑齐光计划建在河边,主要是为了方便收集河泥。陶窑的原材料是森林里的普通土壤加水和成的黄泥,只有炉栅用了河泥来做。

这种窑的使用寿命不长,完全晾干后再投入使用会不那么容易开裂。

河边挖掘泥坑则是为了储存更多的鱼虾。齐光现在在河里固定放置六个捕鱼陷阱,基本每天的食物都有结余,不可能总是靠着小鱼篓存放没吃完的鱼虾,他需要更大的食物存放点。

挖掘泥坑的过程也顺带着掏出了大量烧陶用的河泥。齐光估算着泥坑的大小足够之后,从河边挖开一道浅浅的沟渠,引水灌满泥坑。

因为泥坑要比沟渠深很多,齐光还在沟渠上插了一排树枝作为阻拦,所以鱼虾很难逆着水流游回河里。齐光把这些天收获结余的鱼虾螃蟹一股脑地倒进去,又在泥坑周围用树枝做了一圈矮栅栏。

万一有什么野兽看这里的鱼逃不出去又好捞呢,总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挖泥坑时掏出来的河泥齐光做成了大小的碗罐锅桶,和已经表面微干的陶窑放在一处晾晒至干透。

这两项工作花费了齐光上午的时间,下午则是他收集木材和藤蔓的时间。

这是每天都要去做的日常任务。

木材和藤蔓都是野外生活的消耗品,储备越多越好。齐光也会趁着收集的时候走得稍微远一点探索周边地形——捕鱼捉虾不是生存的长久之计,过冬需要的食物储备远非每天捉到些鱼虾就能满足的。

然而森林里的大多数野生植物齐光都不认识,更不确定能否安全食用。

即便作为一个吃货国人,又经历了末世的磨炼,齐光也不敢轻易考验自己的消化能力和抗毒能力。

小心驶得万年船,对自己太自信的人往往死的最早。

为了避免死于食物中毒,不确定的食物还是不要去碰为好。

好在齐光记忆里有一个地方,说不定能解决他的吃饭问题,还能顺便为他提供过冬的储备粮。

齐光正逆着河流的方向往上游走。这条贯穿了港区大学城的河流当年被学生们戏称为小扬河,正是因为它流经了申海农——申市海洋农业大学的实验田。

扬河是华国的母亲河,而申海农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学,最负盛名的就是被本校学生叫做“小华国”的广袤实验田。

那里不仅密集栽种了分布全国的多种经济作物,还培育了无数高产量耐干旱抗虫害甚至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实验品种。

换句话来说,如果能沿着小扬河找到申海农的实验田,即便那些经济作物现今十不存一野化严重,只喂饱齐光一张嘴也是绰绰有余的。

甚至还能让他从捕鱼狩猎进化到农耕时代,获得安全稳定且品种多样的食物来源。

而且申海农不只有实验田,还有占地面积不小的养殖场和海上养殖场,齐光怀疑他之前发现的羊粪蛋就是来自于申海农养的羊的后代。

想着申海农食堂那闻名大学城的自养鸡鸭牛羊火腿,齐光吞了吞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