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是一团麻(第2/3页)

他只是一个刚刚接受完系统教育的初级研究人员,怎么可能仅仅凭借着这些如豹身一斑的结构图,便解决联邦最顶尖的工程师们怎样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换成是别的人,或许看着邮件中附着的那些图纸以及那个问题,都会生起一种望洋兴叹,颓然放弃的念头。

可是许乐不,他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更明白自己脑海里的那些图纸,是一个近乎于神奇的奇迹存在。

如果能够解决新式MX型机甲的问题,对于一名工程师来说,这是怎样也无法抵抗的诱惑,所以这些天里,许乐的精神完全投注在了实验室中,用一种常人难以想像的速度,进行着设计模拟和计算推断。

新式型机甲是突破性的双引擎设计,双引擎一主一辅,主引擎就如同以往机甲的动力输出系统一般,催动机甲的运动速率,而辅引擎,则是这个系统里的关键,喷流设计如果加上辅助平衡的小飞翼,可以让机甲在战斗中瞬间提速,整个机甲的性能将被提升到一种恐怖的程度。

在工程部实验室里,从战舰多引擎技术移植过来的双引擎设计,完美地实现了设计人员的初衷,新式机甲的机动能力得到了最全面的展现。然而在白水公司的实验性使用中,进行实验的四台新式机甲,在连续战斗一分半钟之后,双引擎系统便会全面失效!

甚至有一台新式机甲,在实验性战斗中,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爆炸。

事后的调查报告指出,果壳工程部在实验里进行的数据采集,与现实中的战斗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才造成了此次事故。新式机甲双引擎设计,最后进入全幅功率阶段,双引擎同时输出最大功率时,内部的吸入式电子喷流器,运行轨迹便会发生严重的不稳定,从而导致引擎外壳高强度材料出现裂痕,甚至这种裂痕会蔓延至整个机身……

在实验室中,双引擎的全幅功率阶段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而战斗中,全幅功率阶段,却一定是会出现在军用机甲战斗最激烈的时刻。电子喷流的不稳定,在机甲以高速率行进的状态下,会被大幅度地放大,从而导致谁也猜想不到的后果,有可能是引擎同时自护性停机,也有可能……就是爆炸。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毕竟是划时代的新一代机甲,单凭实验室里的调校,不可能完成一切,关键是要发现问题。此次在百慕大三角星域边缘星球上发现的问题,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让工程部的工程师们感到紧张,有问题,便有解决的方法。

然而当联邦最顶端的工程师们很轻松地发现了问题后,才无比难过地发现,这个问题基本上……很难解决。

移植自战舰的多引擎技术,在战舰这种尺寸的庞大结构系统中,引擎之间的波动干扰可以被忽略不计,然而放在军用机甲之中,这种波动干扰,在全幅功率下,却会发生很可怕的后果,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会影响到电子喷流器里面的高速电子流的运行轨迹……

机甲的动力源是高能蓄电池,电子喷流器便是将动力源中的能量,转化成为近乎光速的电子流,射入引擎空纳室中,转化为实际利用的能量,通过机甲复杂的传动系统,让机甲运动起来。

电子喷流器是这套系统里最精密,也最不起眼的环节,工程部的设计,依然是沿循的旧有设计。在他们看来,双引擎只是增加了一个电子喷流分通道,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平时不引人注意的电子喷流器,在新式MX型机甲中,却变成了一个危险的炸弹。

减轻双引擎间的波动干扰,工程师很轻易地便做到了,但他们没有办法在这么紧密的系统内,让这种干扰完全消散于空间之中,只要有一处干扰存在,平时沉默的电子喷流器内部的那些电子束,便会忽然敏感地像一个处女一般,或娇羞地扭头奔回,或抚柳不语,或红着脸愤怒地撕开了自己的衣服……

……

……

问题就出在Z4电子喷流器当中,以联邦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来控制电子束的运行轨迹,但是那些手法需要动用大型设备,所以只能安置在战舰上,却无法使用在机甲上。

高速运行的电子束一旦发散,便会进入一种涡流状态,在无场控制之下,四处逸流。如果能够摸清楚电子束在双引擎全幅功率阶段中的逸流轨迹,那么联邦工程师们,一定有办法设计出相应的感应设备,将这些电子流重新导入引擎空纳室之中。

可问题在于,高速逸流的电子束不可测轨迹,失散量子状态下,以联邦数万年来的研究,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联邦新一代机甲的研制,似乎便要毁在这束小小的电子流手中了。

……

……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许乐陷入了沉默之中,已经过去了七天的时间,对着光屏桌面上那些复杂的结构图,他依然找不到任何方向。脑海里那些如梦一般闪过的结构图,确实给了他极大的帮助,所以在七天的时间里,他已经尝试了五十几种设计方案,这种速度已经超乎了果壳机动公司工程部里那些顶尖设计师的想像。

可是依然只有失败,无论是怎样异想天开的设计,在那束调皮的电子束前,依然是有形之物,根本不可能捕捉到轨迹。

他沉默地盯着光屏上面的电子喷流器三维截取图,忽然间眉头皱了起来,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在这样小尺寸的系统中,电子束根本是不可能捕捉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电子束受到波段干扰后的那一瞬间开始,便提前预测这些电子束的失散轨迹……

可问题是,按照联邦科学界的理论,高速电子流的失散轨迹应该是随机的,怎样才能预测?

量子不可测。

下意识里,许乐的眼睛亮了起来,手指点开了数据库里最中间那根索引树,打开了沈老教授这些年没有丝毫进展的研究成果,量子可测动态!

沈老教授的这些论文曾经发表过,那些学术期刊的主编,以及学界里德高望重的人们,只是基于对这位星云奖得主的尊敬,写过一些回函,然而却没有任何人支持沈老教授的观点。

许乐沉默地快速查看着沈老教授这些年的研究成果,眼睛眯的越来越厉害,也越来越亮。正如联邦科学界的说法那般,量子动态不可测,基本上已经算是一条公理,沈老教授的这些理论,看上去虽然简洁美丽,却没有丝毫能够被推证的可能性,从反方面来说,甚至连被证伪都无法做到。

只是一个美丽而虚幻的泡沫罢了。

然而这个泡沫此时在许乐的眼前,却是如此的真实。他干脆搬了一个椅子坐到了桌前,把关于拟真系统的改造也抛到了脑后,认真而极有兴趣地从头开始学习沈老教授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