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方方面面的收获(第2/3页)

老大国企的不思进取的作风在一汽大众身上表露无遗。

03年,正是宝来汽车风行一时的时机。宝来之后,一汽大众在引进最新车型上后继无力,当然,也和德车大众要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的战略不无关系。为了响应民众的呼声,一汽大众将捷达拉拉皮,整整容,然后命名为新捷达推向市场,美其名曰自主开发。

再后来推出的新宝来也是一样的伎俩。

最可笑的是一汽名下的红旗汽车,曾经在国人心目中有着无比神圣的地位的红旗车,在一汽的手中,先是因为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而停产,后来又重新设计了市场定位并且再次投产之后,作为国人眼中最有特殊情结的中国的红旗车,采用的竟然是日本的发动机……

后来虽然又经过多次改进,红旗依然是采用德国底盘和日本发动机以及各项外国技术东拼西凑的一款车型,既没有自主产权,又没有技术优势,更没有特色。基本上在汽车工业兴起的大潮之中,红旗车连一朵小小的浪花都没有激起。

和一汽大众的不思进取相比,上海大众的嘴脸也是一样地愚弄国人。

就不说一个桑塔纳就撷取了多少国人的血汗钱,在当年,一辆普桑可以卖到二三十万——90年代的二三万是什么概念?相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心里清楚!

再说普桑之后,又弄出一个桑塔纳2000,桑塔纳2000赚够了钱之后,重新将外壳敲敲打打之后,削削下巴,整整眼皮,摇身一变成了桑塔纳3000,再继续骗钱,反正欺负国人买车只看外观不懂发动机和内涵的粗浅。随后上海大众准备再生产桑塔纳4000之时,被一片市场的骂声骂得不敢再以数字命名,直接改成了桑塔纳志俊。

但改汤不换药的是,桑塔纳系列从一开始就是一款设计于70年代的汽车,能够在国内延续几十年不老的神话,上海大众改头换面的本领功不可没。

和一汽大众不管如何东拼西凑或是整容拉皮不同的是,上海大众不但有一流的整容和美容的本领,不但敢换壳之后将旧车重新上市,还敢为了迎合市场,直接破坏原车的安全设计。比如帕萨特成功之后,上海大众就又推出了整容并且拉长之后的领驭,整容倒不要紧,关键是直接将原车的底盘拉长了几公分,美其名曰增加后座宽度,为领导着想。只是不知道坐在后座的领导是不是清楚,将原厂的底盘直接拉长,完全破坏了应有的安全系数,安全性将会大幅降低。

虽然说南北大众对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一定的奠基作用,但他们的老大思想和固有的弊端也不容忽视。正是因为南北两大众的不思进取,国内的汽车市场随后进入了战国混乱时代。许多民营的国产汽车迅速崛起,瓜分了南北大众不少的市场份额,奇瑞是其中之一,吉利是其中之一,万里汽车厂也是其中之一。

古玉想要让万里汽车厂投产中档家用桥车也是一个思路,但夏想清楚的是,现阶段国人对国有品牌的汽车认知度不够,甚至认为还不如韩国汽车。

奇瑞汽车新兴的时候,也被人戏称为“奇瑞奇瑞,修车排队!”,但正是被人轻视的奇瑞,逐渐占据了国内汽车市场的份额的百分之四左右,几年时间也销售了200多万辆汽车。

但奇瑞一开始走的也是低端路线,先以质优价廉的产品打开市场,树立口碑之后,再慢慢推出中高档桥车,否则冒然就推出中档以上桥车,是死路一条。

因为几十年来,国人还是无比信赖国外品牌,认为国有品牌就是低端、质量差的代名词,没有品牌的认同感。只有慢慢地建立起了市场,有了口碑和信誉,才是推出中档汽车的最佳时机。

夏想的一番分析一经说出,不止古玉口服心服,连老古也是连连赞叹,对夏想的条理清楚的思路赞不绝口。

古玉就如一个小女孩一样托在下巴,一双眼睛饱含钦佩和好奇,一眨不眨地紧盯着夏想。一直等夏想说完,她才恭恭敬敬地有假模假样地端上一杯茶,说道:“果然是爷爷看中的人才,分析问题头头是道,得出的结论入木三分,我现在是越来越佩服你了。”

她又给老古端了一杯茶,笑嘻嘻地说道:“爷爷,你也知道了我的审美标准了,以后再介绍对象给我,比夏想档次低了就不见了,省得害我心情不好。我喜欢的男人要侃侃而谈,但不信口开河。要口若悬河,但不天马行空。要有见地,有见识,但又不故意卖弄。要有商业策略,但又不是假大空。要有欣赏女人的目光,但又不下流……”

老古不满地摆摆手:“世界上只有一个夏想,你照着他的样子找对象,永远也找不到。”

古玉却俏皮地看了夏想一眼说道:“不急,反正我还年轻,慢慢找。我又不需要男人养活,有一个爷爷,再有一个夏哥哥,以后有没有男朋友也无所谓了。”

老古拿古玉没法,只好瞪了古玉一眼:“女孩大了,总是要嫁人的……”

不料古玉说了一句话,让夏想心惊肉跳了半天:“谁说女人非要嫁人才行,我就一个人过,怎么了?梅姐姐一个人过得也挺好,再自己养一个孩子的话,也能过一辈子。”

夏想就受了点惊吓,忙岔开话题:“古玉有没有想过也要到下马区工作?”

老古点头说道:“我也正有此意,让她到区委里面当一个办公室副主任也可以,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在基层历练一下,也是好事。”

古玉没有说话,不说去,也不说不去,一副悉听尊便的样子。

第二天是周日,夏想没有再回燕市,打了电话回去,然后就去陪了肖佳一天。肖佳已经派人到燕市组建了分公司,由她的得力助手李沁亲自出马。

李沁今年29岁,从美国留学后回到京城,加盟了肖佳的公司之后,以出色的才能和敏锐的眼光,迅速得到了肖佳的重用。李沁性格直爽,办事利索,夏想也见过她,对她的言谈举止也是非常满意。对肖佳的眼光也是深表赞同。

李沁到了燕市之后,不出一周选好了办公地点,半个月之后,公司已经注册成立,并且招聘了第一批员工。一个月后,分公司一切步入正轨,开始了正常运营。

夏想对李沁的办事效率颇感欣慰,认为在以后的一次正面碰撞的大战之中,李沁应该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在肖佳不方便出面的场合,就由她出面迎战也可以。

7月,曹殊黧不顾夏想的反对,挺着肚子仍然每天坚持上班,美其名曰劳动可以加强体质,对婴儿成长有利。好在天天有蓝袜陪伴,夏想也放心不少,就由她去,也不想让她现在就赋闲在家,也挺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