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先拔头筹(第2/2页)

七大高手的无阵之阵,在龙卷风骤现时立给破掉,以静制动、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已不合时宜,问题在面对此堪称空前的诡奇战况,任你战斗经验何等丰富,仍有无所适从之感。到破立大师领军突进,杨清仁、宇文朔左右配合,其他人在绝对黑暗里窥见一线曙光,个个心忖任龙鹰如何了得,厉害至可将破立大师从半空击下逼退,仍难逃杨清仁和宇文朔两大高手左右夹击的厄运,一旦给缠着,剩下的就是一条死路。

位于破立大师后方的是左右持长柯斧的宗楚客,若论把握时机,于政局变化上在场者无人能出其右,他将这方面的长处搬到比武的校场来,继杨清仁和宇文朔之后,追着破立大师疾步前移,封死了龙鹰的进路。

下场者均为不可多得的高手,自然而然互相配合,如嗅到血腥的猛兽,冒风抵雪的围拢过去,将撒开的网收窄。

形势紧张险峻,一发千钧。

于校场南边观战者,入目虽是漫空风雪,又阵阵朝他们刮过来,触脸生痛,影像迷糊,仍舍不得阖上眼睛,还睁得大大的努力去看。

在所有人眼睁睁下,破立大师没进龙卷风去。

“噼喇!”

平地激雷,青空霹雳。

电火在雪暴迷离的深处裂空迸溅,仿如神迹。

接着的事更令人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是在现实里会发生的事,以为因风雪障眼,眼花瞧错。

破立大师没入龙卷风内的身法已是快比迅雷电闪,可是被送出龙卷风外的速度,至少比投进去的速度快上一倍半倍,连人带杖断线风筝的给抛掷出来,像误踩投石机,当作人弹般射出。

破立大师硬被抛上十多丈的高空,朝校场的东缘区弯过去。

建此奇功的龙鹰本该被破立大师反震之力,送往相反方向,至乎逸离龙卷风的范围,可是因他早有准备,兼处下方,使个千斤坠,钉子般笔直落往雪地。

他施的是差了至少半筹,甚或更多的“小三合”。

在很多方面,明显及不上燕飞,又或是席遥所形容的燕飞。

首先,是没法在剑尖施展“小三合”,必须将极性相反的力量,分贯接天轰的两端。

其次,是要调校。

他将接天轰以手指顶在头顶上旋动,就是调校“份量”所采的手段。他的情况是阳强阴弱,故不得不加以整顿,令阴阳达至旗鼓相当,撞击时方能产生阴阳互击的效果。

万事俱备后,还欠东风。

东风是“横念诀”。

凭“横念诀”,他将蓄储在两截接天轰的可怕能量,点燃引发,创造出无形的能量球,从接天轰两端送出,撞击点恰为击至的伏魔杖半尺许前的空位,两截接天轰和伏魔杖根本没有碰触的机会。

爆发的能量,以撞击点为核心,裂空扩散,此时龙鹰已往下避开,躲过第一波也是最暴烈的能量爆炸。

破立却没有这样的运道,首当其冲,生死未卜的给抛离现场。

惟有龙鹰不担心他的生死,一来因席遥当年的卢循,捱得过燕飞的“小三合”,更因为龙鹰直觉感到破立是伤而不死,执回一命。

接着,龙鹰料想不到的情况出现。

理该脚触雪地,可是下方竟似变成无底深潭,还在往下落。

实地!

以撞击点下方的雪地为中心,方圆百多步的雪面塌陷下去,形成个大雪坑,露出校场原本的石板地。

在此坑的边缘处,积雪没有重量似的喷发往天,最高者逾五丈,低者亦过两丈,往坑外的广阔地区掀翻而去,将赶来的一众高手覆盖其下,虽非活埋,亦令人狼狈失措。

龙鹰和赶至的杨清仁、宇文朔一起降往雪坑底。

龙卷风烟消云散,被扯上高空的雪粉雪屑,一层层的洒下来,一如天降大雪,却从未试过如此厚浓。

此时不要说在场边观战的权贵大官,掉落雪坑或被雪浪迎头冲击者,即使是龙鹰这个“始作俑者”,兼且灵应过人,仍睁目如盲,有耳仍聋,如入冰窖,鼻嗅的尽是雪的气味,晕头转向,不辨东西。激荡的能量,有余未尽,因龙卷风而来的大小气旋,令感官没法正常运作。

每个在校场的人,均被狂飙乱舞的雪暴隔断了与现世的关系。

际此慌乱如末日来临的一刻,两方似是机会均等,龙鹰却晓得占优的仍是自己,就看他是否懂得利用。

他可从刚才杨清仁和宇文朔来助攻的路线、雪坑出现的范围,大致判断出两人现在的位置。

他们却不知道龙鹰早已移位,非是位于龙卷风的核心、龙卷风的风眼。

龙鹰决定拿杨清仁祭旗,对仗的七大高手里,杨清仁和洞玄子,是他想杀的两个人,机会至时,不会错过。

不选宇文朔,挑杨清仁的另一个原因,是“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任破立大师禅功如何深厚,宇文朔集家传冰玄劲、天竺绝学于一身,比起“邪王”石之轩所创的“不死印法”,始终有段距离,否则石之轩当时不会横行天下,无人能制。龙鹰之所以能创伤杨清仁,是因他的魔气超出了真气的范畴,可是并不代表他可稳胜杨清仁。

幸而在剩下来有力作战的六个高手里,他最熟悉的是杨清仁,趁此对方连遭挫折,志气被夺,心神不属的一刻,再现于飞马牧场以奇兵袭之的境况,他有信心可令杨清仁再一次负伤。

现时寻得对方任何一人,对方在一段时问内将陷入孤军作战,若仍收拾不了他,龙鹰只好找个下台阶的借口,终止比武。

诸般念头电光石火掠过脑际,四周仍处于天地初开般、阴阳尚未分判的浑沌,狂暴混乱。

龙鹰触实地眨两眼的光景后,立施弹射,穿过白茫茫的天地,投往估计中杨清仁的位置。

他并没有将分两截的接天轰接合,欺的是杨清仁仍保留着接天轰合一后的印象。

这是非常合理,破立大师那一杖内藏玄机,看似一杖,实为两重功法的合并。

先行的是如铜墙铁壁的强大气墙,凌逼被攻击的目标,这堵气墙是攻击性的,当伏魔杖积蓄到巅峰的真劲透杖狂砸猛捣,整个气墙随杖而去,令威力骤添,确有挡者披靡、无坚不摧的威力。

应付如此的一杖,除硬架、硬撼外再无他法,故必须全力对全力,竟于此时将接天轰重分为两截,既不合常理,又非常愚蠢,等于将抗力从集中改为分散。

故此如发觉龙鹰突然来袭,杨清仁会认为须应付的是接合后的接天轰,就立即中计。

龙鹰落败的危险仍未过去,故必须用尽战术心智,争取有利于他的每个可能性。

感应到杨清仁了。